城区菜市场改造进展缓慢,到底什么情况?

通讯员彭国骄 闫彬 全媒体记者殷素
2018年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对城区菜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并将新建改造中心城区标准化菜市场30个列为2018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我市将完成30家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如今进度怎样?
记者调查后发现,结果不尽如人意。年初就确定要对30家菜市场进行改造,直到7月25日第一家菜市场才进入施工阶段,目前仅1家已完成施工,17家菜市场正在施工,剩余的还没开始施工。相比之下,襄城区需改造的菜市场数量最少,仅4家,但进度最慢,目前没有一家正式施工。
10月9日,记者联系上襄城区商务局分管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该区的4家菜市场将于10月下旬开始动工。
“前期,我们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设计、评审、疏导点选址和安排等。国庆节假期,区领导带队到现场查看,对4家菜市场的改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檀溪湖菜市场和仲宣楼菜市场正处于招标公示期,计划于26日开标;万山菜市场和落轿街菜市场将采取竞争性磋商的方式,力争4家菜市场改造于本月底前开工。
记者了解到,檀溪湖菜市场的疏导点设在市场旁的停车场;万山菜市场的疏导点设在万山加油站对面小区前的空地上;落轿街菜市场的疏导点设在旁边的停车场;仲宣楼菜市场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计划设在南门桥旁的102公司拆迁区域,目前正在协调中。
正在施工中的谢洼菜市场。通讯员赵杰摄
记者调查
菜市场为何改造进度慢?
通讯员彭国骄 闫彬 全媒体记者殷素
记者日前走访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项目整体进度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单位招标程序耗时长。自2月9日设计单位的招标代理机构确定后,到6月2日,设计单位才被正式确定。
反复修改设计方案耗时长。30家菜市场的设计方案在逐一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后才定稿出图,部分菜市场在经过四轮修改后才将平面图确定下来。
施工之前的程序流程耗时长。开工建设之前必须走造价预算编制、造价预算评审、施工单位招标(邀标)、确定监理单位这四个程序。尽管市政府会议纪要调整了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节点,但各城区在简化程序上始终不敢开辟“绿色通道”,导致环节多、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
工程造价预算超标。此次菜市场改造的工程造价预算普遍超过每平方米800元的标准。根据“市级财政按每平方米不高于320元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各城区、开发区自行出台奖补政策”的规定,需要各城区研究制定超出部分的奖补政策,但目前各城区尚未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
从年初确定要进行改造到下半年真正开始施工,各城区和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出台工作方案。1月29日,市政府办印发了《襄阳市市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时间节点、职责分工、工作要求等。
明确资金保障。经市商务局请示、市财政局提出意见、市领导签批同意,由市级财政承担3000万元建设改造专项资金并将襄州区纳入支持范围;市财政局已安排180万元改造设计预算指标。
确定规划选址。在多次现场勘察、方案比选后,3月23日,市规划局出具了《关于2018年襄阳市城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升级定点选址方案规划意见的函》。报请市政府同意后,4月26日,正式发布了2018年30家菜市场改造升级名单。
完成设计招标。2月9日,通过遴选,确定了设计单位的招标代理机构。为解决启动招标所需项目资金来源证明、项目立项批复等;2月26日,上报了《关于安排解决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设计费用的请示》;4月8日,改造设计费用经市政府批示同意同时积极协调解决立项批复和报建问题;4月中旬,经多次讨论、协商,市发改委明确以备案方式办理菜市场改造项目立项,市城建委同意在出具承诺函后,可先行出具菜市场建设改造项目报建表。4月19日,发布设计招标公告,公告期为4月19日-5月15日;5月15日评标、开标;5月18日发布中标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6月2日,中标单位收到中标通知书,设计单位被正式确定。
调整责任分工。6月4日,市政府发布专题会议纪要,进一步调整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补贴标准,市级财政按每平方米不高于320元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各城区自行出台奖补政策。
启动方案设计。为抢时间、赶进度,中标单位于6月初即启动菜市场方案设计,并征求了市有关市领导、各城区商务部门、菜市场业主、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方方面面意见。6月底,30个菜市场设计方案完成。
前期充足的准备是为更好地推进下一步工作。10月8日,记者在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办公室看见,《2018年菜市场改造升级进度表》挂在墙上,城区30家菜市场改造的详细进度情况全部公示在表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虽然前期完成了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工作,但按照相关规定,直到真正开始施工前,还需要经历工程造价、造价评审、施工单位招标、监理单位招标等阶段。而其中的招标过程,长则50天,最快也要20天。对此,部分城区对部分菜市场的招标方式改为竞争性磋商,最多能节约15天的时间。此外,部分城区采取“并联工作法”,将多项工作同步推进,以节约时间,追赶进度。
即将投入使用的米公农贸市场。全媒体记者殷素摄
10月18日 米公菜市场投入使用
汉江网讯(通讯员彭国骄 闫彬 全媒体记者殷素)“再过几天,这个临时过渡点就没有了,我们要搬到新的米公菜市场(米公农贸市场)去。”10月10日,在米公农贸市场临时过渡点摆摊卖菜的石大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米公农贸市场由襄阳市神跃机械制造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属室内市场,有75家经营户。长期以来,该市场硬件设施落后,消防通道堵塞,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后期,市场外车辆乱停乱放、游散摊点、出店占道经营等问题突出,周围居民反映强烈。
2013年底,神跃机械破产后,米公农贸市场的土地于2014年被襄阳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收储,并于2017年完成拆除。拆除后,米公农贸市场和附近的马路市场被临时疏导到原车桥厂北段、市第三水厂以南的1号楼、2号楼旧厂房。近两年,随着米公片区周边居民数量不断增长,片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差的问题日益显现,疏导点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今年在确定要对米公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后,经各方努力配合,完成了前期一系列手续,最终确定在原车桥厂5号厂房内新建米公菜市场,确定湖北襄投置业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襄阳建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运营管理单位。
6月14日,“襄投置业”接到项目建设任务,并参与了市商务局组织召开的樊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设计方案讨论会。会后,该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实地踏勘,结合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布局方案经过认真研究,确认方案可行,于6月20日向市商务局发函确认。
7月20日,“襄投置业”收到市商务局提供的项目施工图电子版,第一时间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同时协调市政总公司进行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针对未纳入统一设计的场外部分,该公司另行委托设计院及时进行现场勘察并补充完善了施工图纸。同时督促造价咨询单位分别进行预算编制,及时向市财评中心进行报审。
经过2个月的时间,在市商务局、市城建委、樊城区商务局、米公街道办事处等多方支持和配合下项目进展顺利,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于9月25日初步完成竣工验收。
10月10日,记者来到新米公菜市场,发现这里崭新明亮,摊位整齐规范,包含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自产自销区等。
襄阳建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工作人林浩然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为米公农贸市场平稳过渡做准备,与市场经营户签订摊位租赁合同。截至目前,摊位招租率已经达到90%,已确定139家商户入驻。林浩然说:“建投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已聘请了专业物业管理团队对市场进行物业管理,将于10月18日正式开放营业。”
菜市场改造怎么改?
“硬件短腿”是造成菜市场环境差、管理难的主要因素。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围绕《襄阳市创文三年行动计划》,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标准规范,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原则,全力推进中心城区菜市场的标准化建设改造升级。
改造内容涉及两大类15小项,主要包括设立检测室,对所有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验;设置led显示屏,动态公布农产品价格、检测信息等;完善改进监控、音控等设施。硬件改造主要包括菜场入口改造;柜台改造;取缔活禽宰杀区,推行白条禽上市交易;熟食区、水产区改造;污水管网和水电线路改造;地面、立柱瓷砖铺装和墙面粉饰出新以及安装灯槽、桥架;市场内店面招牌统一规范;市场外门头统一logo;配套消防设施和环卫设施改造等。通过实施标准化改造,农贸市场的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食品安全更加保障、购物环境更加舒适。

全市公路建设投资超额完成
“江上花海”景区车辆乱停乱放 大煞风景
“快乐周五”校园足球联赛昨开幕
我市实施专利倍增“奔涌计划”
杨浦区长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笑与我们同行”滑稽脱口秀专场演出活动
城区菜市场改造进展缓慢,到底什么情况?
呼和浩特市群众信访举报边督边改信息公开情况一览表(第十八批)
向阳乡建业村黄芪试种成功
护好生态底线释放绿色“红利”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强调
深入调查 分类施策
关于征求《关于全市范围内开展婚丧陋习治理工作的通告》意见的函
宁夏向全国网友征集旅游攻略
财税处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我市举行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
濂溪区市监局三项举措持续开展禁止烟草广告专项整治活动
苏城节后旅游产品大幅降价 错峰出游蛮划算
箭道街社区: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何平率队赴成都拜会省级金融机构
春节到园博苑观花海 大地花卉将让人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