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已启动7.2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截至5月,昆明已启动建设海绵城市7.28平方公里。”这是记者近日从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海绵办)了解到的信息。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转变、缓解昆明市水资源紧缺、降低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有效减少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和排水压力、改善和修复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昆明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度,特别是对连片区的城市开发项目,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进行管控和落实,以确保20.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并形成连片示范效应。日前, 昆明已对各县(市)区下达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从滇池流域来看,今年五华区海绵城市建设面积为1.94平方公里、盘龙区2.30平方公里、官渡区3.40平方公里、西山区1.90平方公里、呈贡区2.09平方公里、晋宁区3.20平方公里、高新区0.59平方公里、经开区2.08平方公里、滇池度假区1.19平方公里、空港经济区0.39平方公里,安宁市1.72平方公里。对于滇池流域外各县(市)区,要求要完成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4%。
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市级很多部门、各个县区、各街道、小区、办事处,因此需要各相关部门联动配合。按照《昆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相关文件的规定,要求规划、住建、园林、水务等部门和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对新、 改、扩建的城市道路与广场、 公园与绿地、建筑与小区等工程项目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建设时,必须同期配套建设海绵设施。
眼下又到雨季,昆明的6月份一般都是阴雨绵绵,部分路段又出现淹积水的情况。那么是否城市建设海绵设施(绿色基础设施),下雨淹水问题都能解决?对此,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设施只是从源头对径流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当出现强降雨时,还是要依靠原来的排水防涝设施(灰色基础设施)发挥主要作用。只有同步完善“绿色、灰色”基础设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才能有效应对超标雨水,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次数,增强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

曾伯怡深入基层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专题调研
嘉兴市公积金中心联办“云平台+手机公积金”应用交流会
今年亳州经开区实现签约项目150个
助人自助,让贫困对象找到自身价值 社工为吴叔量身打造绿植计划
节后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南铁23日加开117趟旅客列车
昆明已启动7.2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七旬男子与老伴吵架情绪失控 跑到别人餐馆打砸泄愤
衡水市养元公司变革图强以新作为与时俱进
韩媒:落实朝美首脑会谈协议 朝鲜将归还美军遗骸
江南区结对共建单位深入扬美村扶贫助困
教学楼每层一台“自助答疑机”
市公共机构节能考核组一行莅临市工信委考核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高品质国际化的沈阳欢迎你
我市举办纪念第31个世界无烟日大型广场宣传活动
夫妻入住后发现买到凶宅 向卖家和中介索赔140万
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出炉,广西人均超万元,你拖后腿了吗?
汇聚人才优势 创新引领发展
谯城区召开秸秆禁烧和抗旱抢种工作调度会
剪毛洗澡生意火 夏季宠物用品热销
杭州公安交警车管所办证中心5月28日启用 坐标九堡客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