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网上预约、实时流转、在线咨询、系统派单、评价打分、审核考评——在宁波,有一套“方寸之间”的自助服务系统,不是为了“在线购物”或者“外卖下单”,而是方便群众网上点选“调解专家”,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实效。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如何更好地传承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宁波的解法是一套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警调衔接机制,引入人民调解员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为百姓解忧、为政府减压、为民警减负。”市委政法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如是说。
“警调衔接”,起步于鄞州东柳街道的“老潘联调工作室”。在人民调解员潘明杰的调解下,从五六千万元的遗产纠纷到“争气不争财”的邻里纠纷,均迎刃而解。工作室年均调解疑难纠纷案事件3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100%,得到了中央、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3年,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警调衔接”机制建设的工作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进“警调衔接”工作机制,有效衔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调解,将重大项目风险评估、疑难信访件化解、群体性事件预防纳入警调工作范围,全面搭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的“缓冲区”。
2017年,我市又将“互联网+”理念引入警调衔接机制,将预约端口嵌入网络平台和新型警务平台,群众可以直接在线上选择调解员,由后台协调确定调解时间和地点。这种“网上预约、网下调解”的新机制,也有利于实现优质调解资源均衡化,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控制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如今,以“老潘工作室”为品牌创建的警调衔接工作机制已在全市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我市173个派出所和44个警务站都建立了调解工作室,实现了全覆盖;共有人民调解员981人,其中专职调解员305人,兼职调解员676人。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推行“警调衔接”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社会矛盾化解大格局、符合平安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于减少“民转刑”案件、缓解公安机关非警务民事纠纷调解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记者黄合通讯员王岑勇政华)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闭幕
海口文体产业发展瞄准“高大上”
东方红社区干部职工参观北林法院
范中杰暗访督导城中村创文工作
1500名高三学生徒步十公里减压
新时代"枫桥经验"宁波解法 线上+线下"警调衔接"化解矛盾
龙集——电商培训助力强村富民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 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市委中心组(扩大)专题报告会举行 王兆力孙喆赵铭姜国文出席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暨资本合作峰会举行 31个重大项目签约 张敬华蓝绍敏蒋峰出席
2018年01月驾驶证停止使用公告
王小东深入横县调研指导精准脱贫工作走访慰问贫困家庭
督查保安全整改见实效
十二届湖南省政协召开第二次常委会议 许达哲出席并讲话
交警将在站北区域进行整治一个月
睢县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压促进会
全市法院院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陵阳:擦亮文化旅游名片
依法拆除电动车遮阳篷打造平安和谐交通环境
本溪市财政局完成省级新增债券项目核查组现场核查迎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