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走进历史听文物讲故事《南昌起义伟大开端》展览半年接待观众136.84万人次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在人们心间凝固成永恒。2017年7月28日,修缮一新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馆五址”重新对外开放,经过陈展提升后,南昌八一馆陈列大楼的基本陈列——《南昌起义 伟大开端》全新亮相,开展首日就吸引了8200人次前来参观。在开展的半年时间里,接待观众136.84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2万余人次,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展览相关话题在网上也掀起了讨论热潮。
  将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相结合
  “展览提升是我们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南昌八一馆馆长王小玲告诉记者,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南昌八一馆启动了“一馆五址”陈展提升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17年2月初正式实施。提升后的基本陈列面积为3625平方米,展线长653米,展出各类图片、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大型景观及多媒体展示10组。展览内容分为“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群英耀中华”6个部分。
  记者走进南昌八一馆陈列大楼序厅,圆雕《石破天惊》庄严肃穆,生动再现了南昌起义全过程。步入展厅,大型场景“五万人大会”场面热烈、栩栩如生;综合景观“上井冈之路”中杜鹃花开,青松翠竹,满是会师的喜悦……整个展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设计人员大胆创意,采用雕塑、泥塑、绘画艺术、壁饰景观等多种手段,艺术化地呈现了展览内容。据了解,为突出陈展主题,在整个陈展设计制作过程中,设计人员还注意吸收党史、军史的研究新成果,将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相结合,形成了生动、起伏的“故事链”。
  陈列布展注重“让文物说话”
  在这次基本陈列提升中,南昌八一馆特别注重让“文物说话”,将文物按照内在逻辑组合排列,区分主次,把握节奏,将文物、图片、文字、景观有机组合成了一个历史空间,把展示信息鲜明完整地传递给观众。
  改造提升的同时,南昌八一馆还启动了文物征集工作,通过发动起义参加者后代捐赠、文物商店购买等途径,征集到了包括南昌起义时贺龙使用过的精美瓷器、周恩来佩戴过的手表和南昌起义时期使用过的汉阳造步枪等文物展品,新增文物151件(套)。
  让“参观者”转变为“亲历者”
  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展馆内的多媒体场景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
  南昌起义打响之时,贺龙第二十军攻打敌军总指挥部是起义过程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为了真实还原历史细节,多维视觉景观“攻打敌军总指挥部”融合了巨幅油画、静态雕塑、动态影像等10余种表现元素,将动态的人物、烟雾、爆炸等特效投射到场景中,在大空间中还原历史瞬间,并通过全覆盖影像将这一瞬间转化为动态,为观者带来震撼的体验效果。幻影剧场“南昌起义战斗”集结了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结合沉浸式投影、全息成像、光影沙盘等表现手法,让观众真切感受南昌起义的战斗过程。
  此外,陈列大楼的二楼展厅还设置了一组多媒体魔墙,采用最先进的大屏拼接与多点触摸融合技术,参观者可查询浏览党史、军史内容,扫二维码下载图片等,支持多种交互体验,让观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喻文丽南昌日报首席记者 徐蕾)

我市在全省志愿服务大赛中获佳绩
和平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第八届中俄合作历史与前景研讨会在黑河召开圆桌会议
盘点本届华商节 大美睢阳收获丰
公积金贷款成市民购房主要来源
来!走进历史听文物讲故事《南昌起义伟大开端》展览半年接待观众136.84万人次
五一假期交通出行预判发布6类路段“压力山大”
昌邑区​召开马拉松赛事沿线市容整治工作调度会
彭清华尹力对仁寿两名壮烈牺牲警察分别作出批示
政协委员、日报记者 胡俭:寒风里的“美图热词”
汝城县多措并举推进儿童保健服务
爱心送考已形成品牌效应,是靓丽城市名片
达爱村掀起“乡村振兴 美丽家园”活动热潮
40年——老百姓生活日渐殷实
百姓大舞台·人文玉泉
解决突出问题夯实基层基础
南溪区“减管结合”降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盐田177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升级 租借扫一扫就行了
我市举办大蒜机械化种植现场观摩会
市烟草专卖局:《永州烟草志》通过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