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亮相上海之春 8000年前的远古笛音再响起


原创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亮相上海之春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河南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将中国音乐的起源推进到距今8000多年前,震惊世界。去年在央视《国家宝藏》中惊艳亮相的骨笛也让这件古老的乐器被更多人所了解。8000多年前的远古笛音,是否能穿越历史得以重现?
历时一年,笛子演奏家唐俊乔联合贵州玉屏璞韵箫笛文化有限公司制笛师王建宏,成功地用树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复原出音色极为接近的仿骨笛。作为2017年国际艺术基金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大型原创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于5月1日—2日亮相第35届“上海之春”,唐俊乔将吹起天籁笛音,带领观众从一件乐器的发展中感受历史与文明的演变。
反复试验研制出仿骨笛
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蒋国基是《笛韵天籁》的特邀演奏家,他拿出一只用鸡骨仿制的骨笛,吹奏起作品片段,笛音中有古代音乐的幽远,又有现代音乐的抽象。这一次复制的笛子中,包含一支用鸡骨做成的骨笛,和一支用自然死亡的鹰的腿骨制作的骨笛,而更多的是树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制作的仿骨笛。
“中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二胡、琵琶、扬琴等都来自异域,笛子算是土生土长的乐器。而且,笛子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也能称得上是世界乐器的鼻祖。首次在舞台上呈现根据出土文物仿制的骨笛之音,我希望能让观众听见这件乐器的历史底蕴,也看到这件乐器的创新发展。”唐俊乔说。
骨笛复原的重要依据是河南贾湖253号墓出土的6孔骨笛实物。复原团队首先测量了不同出土骨笛的内径、长度以及管壁厚度,取平均值,再依据平均值数据,采用红木、紫檀、杉木、紫竹、湘妃竹、苦竹、树脂合成材料等进行反复试验,最终确定用树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复原,研制出与出土骨笛音色相似且音准更精确、音质更丰满的仿骨笛。目前,团队复原的仿骨笛正在申请专利。
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剧徐瑛将《笛韵天籁》设置成四幕,从笛子的演变折射出文明的发展。徐瑛表示,从骨笛到竹笛的演变,实际上反映了先民们为了生存向动物展开杀戮,到自觉弃骨笛、取竹笛,追求竹之气节和竹之风骨的过程,象征了人从低层次的生存追求到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演变。
民族艺术要有“国际范儿”
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让人们聆听来自远古的笛音,但这并不仅仅是一次复古,它在文化立意、音乐形式、器乐体裁、音乐创作、演奏技法等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音乐总监许舒亚说:“《笛韵天籁》既有民族音乐,也有交响乐,甚至还有合唱和电子音乐的融合,这是一部在音乐上充满原创性的作品,将给观众带来惊喜。”此外,《笛韵天籁》还将在音乐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制造出充满意境的视觉图景。视觉总监代晓蓉说:“音乐是抽象的,如何在视觉呈现上达成写实与写意的平衡是个难题。但我相信,现代科技手段为艺术表达拓展了新的空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它。”
除了音乐与视觉的创新,《笛韵天籁》在表演上也有诸多创造性的呈现。唐俊乔特别请来中央芭蕾舞团一级编导费波,为演员们进行形体训练,让他们在舞台上除了“奏”,还可以舒展肢体,更自由地“演”。令唐俊乔惊喜的是,接受过形体训练的学生们,再去吹同一首曲子,明显能更好地传递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说,《笛韵天籁》既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质,又充满了“国际范儿”。“《笛韵天籁》为传统民乐在现代艺术潮流中的发展,也为民族艺术走向国际舞台,进行了新的有意义的探索。”

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走访市住建局
市府办机关党委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更正/变更公告
青川县井然有序纵深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
泰州供电公司2018年5月11日取消停电公告
原创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亮相上海之春 8000年前的远古笛音再响起
[公安局]新津县局走进校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讲座
一“草”一“木” 促农富
【聚焦】一名“瘾君子”疯狂作案30余起,偷盗赃物全换毒品
罗新礼莅临指导开通运行绍兴-乐山精准就业扶贫数据共享系统
加油站进口 车辆侧翻漏油起火
全国首家戒毒康复场所内戒毒专科医院在渝成立
2018石首桃花季活动即将开幕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屋内"煤气"滋滋作响 "铁臂哥"撞开防盗门救出轻生女
开年大戏——孙敬学堂幼教集团举办蒙经擂台赛
王家良到蓬溪县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工作
阳春市:开展信访法规宣传普及日活动
六大文化活动周
临沂品牌诚信企业战略联盟将成立 欢迎大咖加入
南宁市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地网工程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