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洒热血壮志励后人——清明时节忆革命先烈罗登贤


  佛山新闻网讯 珠江时报记者报道:清明前夕,年过八旬的罗伟民在家中摸着父亲罗登贤的铜像,思绪万千。视力几近为零的双眼泛着泪光,触摸铜像的双手,久久不能放下。“感觉像是跟父亲在说话。”他言语间透露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老人总不忘嘱咐儿子罗超代他常回家乡看看。
“爷爷在全家人心中,是位顶天立地的英雄。”驻足在家乡佛山禅城南庄紫洞村的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内的雕像前,长孙罗超动容地说,“父亲常常叮嘱我们不要活在爷爷奶奶的光环之下,不能给他们抹黑。”
追忆
那一段荡气回肠的往事
“一名青年目光灼灼,坐在桌前认真翻阅手中的书册,旁边是一名娟秀的女子,单手托腮,深情地凝望着青年。”指着展览馆墙上的一张黑白老照片,54岁的罗超对身边的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这是我爷爷罗登贤和奶奶周秀珠唯一的合照。”
在这张合照背后,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爷爷当年为了革命事业远赴东北,奶奶随他一同前往,生下我父亲后,把他送往香港的姑奶奶家抚养。父亲才1岁多的时候,爷爷就牺牲了。”罗超说。
1932年初,为了不影响革命的工作,罗登贤夫妇忍痛将仅仅3个月的儿子罗伟民送到罗登贤在香港的姐姐家抚养。可曾想,这次分离竟是父子二人的诀别!直到28岁的罗登贤在南京雨花台就义牺牲,也没听到儿子的一声呼唤。
“父亲十多岁时,姑奶奶给了父亲一张照片,就是这张爷爷和奶奶的合影,让他拿着去认亲,在北京,父亲第一次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奶奶,也第一次知道了爷爷的事迹,可是他再也见不到爷爷了。”罗超感慨地说。
为了“寻根”,罗伟民多次到南京的雨花台。“爷爷就是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捕后,他受尽了酷刑,敌人用皮鞭抽、用钢针刺,甚至灌煤油,爷爷身上伤痕累累,肌肉腐烂掉落下来,几度昏死过去,但他宁死不屈。”罗超指着展览馆墙上的展板动容地说,“去年清明,我特意从广州乘飞机前往南京,在雨花台祭拜爷爷,圆了父亲的谒祖梦。”
“爷爷在全家人心中,是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精神伟大。父亲也很想来佛山看看,但他今年已经85岁高龄,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所以嘱咐我回乡看看。”罗超说,“爷爷的精神在父亲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父亲后来参加过抗美援朝,立过功,复员后就默默地在广州生活着,并时常提醒我们‘不能活在父辈的光环下,一定不要给他们抹黑!且要谨记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为社会有贡献的人!’”
历史
那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翻开历史的长卷,罗登贤烈士作为中共党史上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参加了中国现代史上众多的开创性活动,已成为佛山最具价值的红色文化符号之一。其光辉事迹,令人敬仰,令人振奋。
罗登贤原名罗举,1905年出生于广东佛山南庄紫洞村,11岁跟姐夫到香港太古船厂当学徒。1920年,参加香港机械工人大罢工,后参与筹建太古船厂华人机器工会。1922年,组织领导太古船厂工人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增加工资的胜利。
1925年,罗登贤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香港支部成员、香港海员工会秘书,是省港大罢工的领袖和组织者。后被选为中共香港市委委员、常委,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1927年,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参与广州起义的领导工作。1928年,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三人组成中央临时常委会。在党的六届一中全会上,罗登贤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相继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积极领导江苏、广东及全国的工人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党中央派罗登贤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到东北指导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当年12月,罗登贤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领导东北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成为党在东北发动抗日斗争的领导者。次年12月离开东北。
1933年3月,被叛徒出卖入狱。同年秋,年仅28岁的罗登贤,风华正茂,在瑟煞秋风中,在锦绣江南的金陵城,他凛然走向了刑场。留给后人的,永远是他清癯的背影和坚毅的脸庞。
传承
那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是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以物喻志的名作,赞扬那种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而这恰恰也是罗登贤短暂而又波澜壮阔一生的写照。
在罗登贤短暂的革命生涯中,曾三次遭到敌人逮捕,任凭受尽惨无人道的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第一次便是在1922年,他发动太古船厂工人响应海员大罢工号召,带领工人罢工,迫使资本家同意了增加工资的要求。后来资本家勾结香港当局,以罗登贤闹工潮为由逮捕他,并判处了半年徒刑。但坐牢不但没有动摇罗登贤的革命信念,更坚定了他坚持斗争的决心。出狱后,他又立即投入了新的战斗。
第二次则是在1928年2月。当时他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与省委代理书记邓中夏及其他几个常委在香港市委地下机关开会,突然遭到香港警察搜查而被捕。由于敌人抓不到证据,加上党组织的营救,罗登贤等才得以保释出狱。出狱后,别人问他:“你不怕再坐牢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怕死、怕坐牢就不要革命,我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1933年3月28日,罗登贤第三次被捕。由于叛徒告密,在上海公共租界被国民党勾结英国巡捕所逮捕。在法庭上,他的义正严辞,批驳得法官无言以对,狼狈不堪地中止了“审讯”。他把敌人的法庭,变成了审判敌人的法庭。
革命先烈罗登贤生平大事记
1905年,出生于南庄紫洞隔巷村;1916年,进入香港皇家太古船厂当学徒;
1920年,领导成立太古船厂华人机器工会;
1922年1月12日,领导并参与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3年,领导成立金属业工会;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领导并参加了省港大罢工;
1926年被选为中共香港市委委员;1927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长,率队攻打广州市公安局;
1928年夏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6月,当选为中共六大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9年至1930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1931年1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代理委员长兼党团书记;
1931年夏,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
表。
1931年11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1932年12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
1933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先后被关押在上海、南京;
1933年8月29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
■记者手记
缅怀革命先辈吾等莫负青春
匆匆,太匆匆!28岁的罗登贤,如此年轻就离开了他热爱的革命事业,离开了他亲密的战友,他走得太早,走得太快了。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书写了东北抗日战争历史上的一段传奇,为东北抗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走进这座位于南庄紫洞村的登贤事迹展览馆,置身其中,内心备受震撼,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分为五个展厅、四大主展览版块以罗登贤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作为展陈主线,让所有观展人都能读懂罗登贤一生的光辉事迹。
馆内还展出了罗登贤同志半身铜雕像、大事记等,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场景还原等多种形式,形象真实地展示了罗登贤同志英勇无畏、催人奋进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展览馆自建成以来累计接待70批次共2000多人参观,他们当中有公务员、村干部、普通党员,大家在缅怀这位革命先烈的同时,也坚定自身信仰。由此可见,这样一座展览馆早已不单是一间房子了,而是通过发掘、传承和弘扬罗登贤革命先烈的精神价值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佛山“红色文化”名片。毫无疑问,可以让广大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堪当文明城市的价值地标。
逝者如斯夫,生者自当珍惜生命,了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吾辈唯有努力拼搏,才能不负青春!

林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 藤桥林农“钱景”看好
市妇幼保健院开展“走贫日”活动
“思维小达人”齐聚长沙 参加长沙第三届思维能力大赛
郑志恒参加区政协第一联组讨论:凝心聚力共创涪城美好明天
成都连续两年超越北上广深 成中资企业异地扩张首选
英雄洒热血壮志励后人——清明时节忆革命先烈罗登贤
梅贻琦在西南联大的为与不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济宁地区党史展开展
烟叶育苗忙
海南11个基地入选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大交通打通发展大动脉
恩施州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满意度、旅游发展环境均居全省第一
楠木渡镇扎实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
鼎城区许家桥中学:进行校园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大排查活动
石排青年企业家协会喜迎九周岁生日
扬州剪纸大师创作"百旺迎春"百余萌宠展示非遗魅力
元旦小长假迎来滑雪高峰
岳阳市统计局认真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
[生活] 3月13日天然气安检区域通知
三岔湖马鞍山观景台绿化部分下月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