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以“泉州智造”抢抓机遇

  融合发展奏出“一带一路”协奏曲
  2017年是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年。泉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为泉州制造提档增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供给,而这也成为泉州打造发展升级版、“一带一路”合作的生动注脚。
  在本届经济年会,主办方特别设置了以《泉州智造与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高峰对话环节,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晋平、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腾雄、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鹏飞、信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传、金诚集团东南区域总监诸舟王,共同探讨新时代下,泉州企业如何抢抓机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记者 刘倩
高峰论坛现场 (陈小阳 摄)
  贴近市场 创新产品 打响泉州品牌全球影响力
  主持人:结合“海丝基因”和产业积淀,泉州企业在“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优势,提升“泉州制造”的口碑?
  郑鹏飞:顺美早在1998年就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设办事处,我们认为只有贴近市场才能开发出符合当地需求和文化的产品,包括现在的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去考察市场时得到的灵感。泉州人爱拼敢赢,泉州企业家更应该通过走出去,努力学习怎样将国外的文化、创意、知识、管理带到自己的企业中来。从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人才架构到经营方向乃至战略定位,都需要系统性综合考虑,企业才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今天,我们更要继续发扬、传承开放包容的特质,以更高的眼界、更宽广的胸怀,面向市场、面向世界。
  王书传:信和最早是从工业涂料起家的,2011年信和涂料改制为信和新材料,选择了石墨烯这个方向。因为石墨烯的独特性,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而且新材料领域也是更容易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更易超越西方国家的既有优势,石墨烯还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材料。现在,信和已经在火电、军工、核电等多个涂料领域突破外资垄断。
  魏腾雄:泉州的电子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我们所处的行业跟卫星有关,比如大家所熟知的gps,但gps是美国的,设备只能单向接收。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的北斗星系统,比美国gps系统更为先进,是双向传输,在这个技术基础上有很多产品可研发。这是一个很前沿的行业,公司也会紧跟这个项目在该领域继续创新。
  赵晋平:泉州企业本身也是一个品牌。“涨海声中万国商”,在这样一个底蕴之上,泉州企业一定是融通海内外,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
  发掘潜力 填补空白 抢抓“一带一路”合作先机
  主持人: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展望未来,泉州企业应如何抢占“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先机?
  赵晋平:“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倡议。“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它是一个交响乐,是合奏。通过推进、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它是互利共赢的,获益的必然是中国和其他参与者。当然中国会获得经济增长新机遇,特别是在基础建设、跨境电商等方面。
  魏腾雄:电子产品行业很有潜力。我们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是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细分领域来说,“一带一路”为家用电子产品开拓了更大市场。怎么做好生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对产品的需求方面有两点特别敏感:一个是质量,一个是价格。泉商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抱团走出去,为他们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这将会是很大的市场空间。
  郑鹏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企业应该有多元化的心态,细分化的思维。多元化心态下,更注重的是资源整合,比如陶瓷行业也是文化行业,同样也可以是旅游行业,多种资源融合发展,更适合当今的商业体系。细分化思维,就是商品不能像传统商业下的产品,标准划一,而是要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融入当地文化,做出深受当地用户喜爱的产品。可以融合本土文化,打造特色产品,在文化内涵上赢得“一带一路”国家的赞誉。
  王书传:中国制造走向“一带一路”,出口方面首要的是核电和高铁。这两块,我们泉州企业都做了了不起的尝试。核电涂料项目方面,我们出口到英国、美洲和东南亚,从核电项目的外围到内部全覆盖。出口新建项目投标中,我们拿到百分之七十的订单,经典项目比如巴基斯坦的核电站。高铁涂料方面,此前用的都是国外品牌,但我们进入中车采购体系,地铁等都已经中标了,其他非高速铁路的160系列(时速低于160公里)车体涂料项目都已选用我们的石墨烯涂料,可以提高使用寿命。以后逐步推广到高速铁路的车体,随着中车一起走出去,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诸舟王:去年的金砖会议提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概念。这场新动能的孕育实际上就是新的数字经济。这样的发展需要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公私合营,通过公私合营的推动,来真正实现整体的“金砖+”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展望未来,我认为泉州企业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抢占先机的目标。
  汇聚融合 互利共赢 提升产品离不开提升服务
  主持人:自古到今,泉州一直与全球商业文明保持悠久而密切的联系。“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家从历史传承下来的“商道”,需要引入哪些新的共识?
  诸舟王:城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金融、数字化等全面覆盖。金诚在国家经济改革的发展中,还是比较跟得上整个经济转型机会的,目前全国合作签约的特色小镇已经达到59个。特色小镇不是目的,但新型城镇化确实需要一步一步走。金诚的模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这种模式未来完全是可以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实现复制的,以此来帮助其他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帮助我们把各个地区联通起来。
  赵晋平:当前讨论经济现象,都十分关注产业分工,更专业、更精细,但更为重要的是融合,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之间要实现融合。比如特色小镇,就实现了制造业、房地产、旅游观光、金融、餐饮等多个行业的融合,实现要素的最大集聚,是未来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再比如,对外贸易行业关注综合外贸服务业,很难说到底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它整合了外贸综合服务资源。
  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发展,不同的产业也要融合发展。比如,当前的热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因为仅仅通过一个行业是远远做不到的。泉州要提升制造产品的质量,就离不开服务。
  智慧升级 智能迭代 靠前适应时代需求
  主持人:泉州在全省率先发布《泉州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和品牌、服务性制造为三大主攻方向,大刀阔斧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未来抢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泉州的产业转型方向和路径在哪里?
  王书传:国内涂料产业起步主要是门槛低的建筑涂料,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未来肯定走入死胡同。所以,我们更希望找到更细分的市场,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才能掌握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几年,我们转型进入核电涂料、防火涂料、石墨烯防腐涂料三大板块,技术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产业和企业转型,应该依托传统的技术优势往更细分、更高门槛的领域进军,实现从跟随者到领导者转变,这才是真正的转型成功。
  魏腾雄:以电子行业的转型为例,要在原基础上提高生产力,紧跟新科技。生产环节上,以后要大力发展机器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新科技就是要关注人工智能,加快产品更新迭代,适应时代的需求。
  郑鹏飞:一是在传统制造流程基础上,加入更多的“智能制造”。比如顺美集团已经有着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研究和推广陶瓷的3d打印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未来的传统行业,也将是充满新型科技的行业。二是要更加注重环保。西方国家的发展,不少都经历过“先污染再改造”的过程,我国行业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应该在环保方面加强力度,避免重蹈西方国家覆辙。

沛县:以党建引领集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再上几天班 青岛人就集体放假啦!还有这些好消息
关于西湖街道辖区草花招标项目的中标公告
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展新兵大训练
省第二督查组来淮督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以“泉州智造”抢抓机遇
爱心月饼送老人
开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东洲区代区长赵晨阳一行到区内部分企业调研
青山区公安分局注重提升“三方面能力”扎实推进勤务指挥室建设
孟津县城关镇贯彻落实县第一季度工作会议精神
黑河市畜牧兽医局调研非洲猪瘟防控等重点工作
正阳草甸:在青山幽谷间享受清凉世界
滴道区召开区委十七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
关于地铁前海时代广场项目(6号地块)施工图修改备案的公示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调研 张瑞中率队 黄家胜出席座谈会
南宁市完成2017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
富锦市委主要领导检查“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建设
杭平申线航道嘉海公路桥顺利完成通车预验收
广东省各市县职业农民到广州水果世界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