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生威 责任落实 监管到位渝水区“三部曲”实现耕地保护跨越升级

近年来,渝水区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统筹协调耕地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7年,被省政府评为2016年度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县(市、区),为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2.0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04.12万亩的年度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的实现及全市粮食产量“十四连丰”作出了积极贡献。
跳出“自留地”,突出“抓创新”,让制度生威
一直以来,渝水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国土牵头负责、协调推进。
夯实制度垒台——“因势利导,奖优惩劣”。先后制发了《渝水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渝水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文件,将耕地保护纳入到乡镇(办)年度绩效考核和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管理中。对完成年度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前三名的乡镇(办)主要领导奖励5000元、分管领导3000元;完成任务以上的,补助管护费3000元/亩、“旱改水”2500元/亩、村委500元/亩、耕种人500元/亩;完不成任务的及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建设的实行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罚,情节较重的给予领导干部记大过或降级并扣除当年绩效奖金,情节严重的直接予以撤职。
创新规范管理——“旁稽博采,着眼长效”。2016年起,在渝水区最大乡镇罗坊镇每年投入12万元,率先在全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劳务公司每周对全镇违法违规用地进行巡查,巡查实效与管理服务费发放挂钩。同时,该镇还聘请集镇的43名保洁员和261个村的389名保洁员在原工资700元/月基础上增加100元兼任土地管理监督员和信息报送员,上报信息一经核实另奖励20~50元/条。渝水区这种“鼻闻眼观”“挑刺找茬”方式让群众自己参与土地管理,成为巡查的“前哨”,发现土地违法的“排头兵”,效果不仅明显、作用大,且可持续、管得了长效。
对照“划红线”,打好“组合拳”,让责任落实
2016年度,新余市下达给渝水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05万亩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3.64万亩的年度目标任务。
紧盯目标任务——打好“左勾拳”。区、乡镇、村、组、农户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到2017年3月,该区159个村委完成了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签订,并落实到村、到组、到人,区、乡镇、村重新修立170块耕地保护标志牌。从2009年开始,该区根据耕地地力等级,每年投入1.5万元分别在罗坊、下村、南安等5个乡镇建立耕地地力定位监测点,并申请到国家绿色培肥资金96万元、培肥3239亩。2016年,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实际投入资金2904万元,土地开发新增耕地2728.4亩、“旱改水”新增水田473.13亩;到年底,土地变更调查显示该区耕地面积66.6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5.53万亩,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仅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且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收益有保障。
执行六个不准——打出“右直拳”。坚决执行基本农田“六不准”,即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除外);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或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同时,审批上未出现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或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搞现代农业或设施为名在基本农田保护内建设永久性建筑等现象,确保了该区基本农田面积、位置相对稳定,且面积只增不减。
舞动“两板斧”,软硬“两手抓”,让监管到位
渝水区对“踩红线”“闯雷区”破坏耕地行为实行零容忍,打造耕地保护的“铜墙铁壁”。
第一板斧——动真碰硬,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构建区、乡镇、村、组四级土地监察网络,现有专职土地监察人员52人、兼职土地监察信息员350人。今年在区政府牵头组织下联合开展“两清理一严控”专项行动,重点对“一户多宅、乱搭乱建、未批先建、批东建西、少批多建、超高超大”等违法违规建房和企业用地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目前全区共拆除违章建筑1050户、面积75882平方米。罗坊镇在2016年10月,投资90万元,整合镇内军转干部18名、消防专职人员16名、综治办人员10名,成立综合执法队伍,坚决遏止和拆除村民违法违规建房和企业违规用地。今年,该区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全域性督察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2016年度全区需计入约谈问责的耕地10.8亩、实际违法用地8宗,且上报率、整改到位率、履职率均为100%。
第二板斧——软语温言,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渝水区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和“6·25”全国土地日等契机,主要通过“五进”(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活动,将传统常规的出墙报、制专栏、挂条幅、刷标语、送资料与现代创新的微信微博、电视网络相结合将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意识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以群众愿意看、看得懂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姜建军率队调研我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广元四季度建安工程中材料费价格同比上涨7.9%
市政务中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市质监局领导到经开区企业调研
河南获嘉县开展揭批“全能神”专项宣传(图)
制度生威 责任落实 监管到位渝水区“三部曲”实现耕地保护跨越升级
慢悦书咖沙龙举办今年首次活动 引导年轻人爱上纸质阅读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市职教中心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
名目繁多 市场无序:变味儿夏令营隐患可不少
市政协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后省运时期肇庆新区发展工作
全省表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县 如东海门榜上有名
市农业部门补短板强优势双管齐下 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实业促脱贫 真情暖人心
利州区加大稽核力度促进社保扩面征缴
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建华一行赴宝盛乡督导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
无证酒驾送外卖 男子被拘半月罚款2500元
高斌到霍邱县接待信访群众
新河村社区妇联举办庆母亲节“花开半夏”油画活动
全市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