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有两口人,每年在中华合作社务工收入就有4800元,加上种地和养羊收入,生活还算不错。”渔沟镇候湖村贫困户来凤芝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如今,在灵璧县内由农民共同组织、致富能手和党员干部带队的各类专业合作社,正逐渐成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贫困户要想真正脱贫,靠“输血式”扶贫并非长远之计,而是要靠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然而,贫困户往往技术水平不高、信息掌握不足。灵璧县积极培养壮大农民合作社,鼓励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和进社务工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参与,“合作社+支部”、“合作社+现代农业”、“合作社+资金入股”的扶贫新模式正在该县蔚然兴起。该县的19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如今已全部成立或引进合作社,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覆盖,产量、收益双增收的良好效果。
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灵璧县一方面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鼓励农户和贫困户以土地、资金、设备等入股,同时健全内部机制,做到组建程序、运行机制、民主管理、财务核算、利益分配“五个规范”,打造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比较典型的是该县渔沟镇郑楼村精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通过“合作社+大户+贫困户”模式,积极吸引种植大户和贫困户入社,让有技术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和大户带动下,人均管理2-3亩棚,年收入15000元以上。单纯务工人员的人均收入达6000-15000元,另有部分贫困户还可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另一方面,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贫困农户与市场对接的平台,形成了“资金跟贫困农户走,贫困农户跟能人走,能人跟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合作社跟特色产业项目走,特色产业项目跟市场走”的机制,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激发自身“造血”机能。在发展一些短平快的种植养殖项目,强化技术培训,让贫困村农民当年投入当年就能产生收益的同时,该县还注重发展长远的产业项目,壮大主导产业,给贫困村群众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同时,还积极整合产业扶贫、果业发展、养殖项目补助等各类项目资金,为农民合作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尤其对入社贫困户成员比例达到30%的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按规范程序组建的合作社,符合贷款条件的,可向金融部门申请5万元信贷支持。申请贷款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社员可享受相应的财政贴息。政府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合作社,还实行一定奖励。
据了解,灵璧县从去年至今依法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有1000余家,涵盖了蔬菜、果业、生猪、秸秆、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业,可直接带动20000余人就业。其中有166家合作社以务工、入股和订单的方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凸显了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干群精神面貌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记者 杨雪)
衡水市多举措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县地税局:创新办税模式让纳税人“少跑腿快报税”
西湖区双浦镇沿江九村整治方案正式落地
辽宁舰官兵首登国内综艺舞台 亮相青岛春晚
永城市茴村镇召开当前重点工作加压促进会
灵璧县农民合作社成为脱贫“造血”主力军
贵阳城市徒步嘉年华万人徒步逛农交活动举行
河北省警方破获首例跨国电信诈骗案
重磅!合肥市与天津大学合作在肥共建创新发展研究院
九江市柴桑区卫计委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湖北齐星立体停车库实现智能制造
张勤考察遂宁市科技创新工作
龙城借力高校资源扶残助残
武警紫金县中队官兵无偿献血献爱心
中考成绩揭晓 网上志愿填报7月1日、2日进行
左志锋赴枫林街道上田社区调研党建、扫黑除恶工作
省国税局财务处与芦山县局机关党委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市环保局被评为2017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先进单位
曾都区举行《春满曾都花满路》迎春晚会
晒秋又开始了,村里满是收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