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文理解中国”——汉语学习在印度悄然升温


  宋词朗诵《水调歌头》、扇子舞《茉莉花》、武术表演“耍长棍”……3月底一个周末,印度孟买大学校园内,一场中国味浓浓的比试上演。
  20多名大学生选手经历笔试答题、才艺表演、中文自我介绍、回答评委提问等环节,诉说自己的“中文情缘”。如今,数万印度人学习汉语,因为看到中印经贸、人文交流带来的诸多机遇。
  【“学了中文机会更多”】
  今年,孟买大学孔子学院首度“荣列”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印度预选赛四个赛区之一。孔子学院印度籍教师美丽告诉新华社记者,孟大孔子学院2013年创建,2016年底有50多名学生,2017年增至100多人,“现在有资格承办一场内容丰富多样的‘汉语桥’比赛,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3月25日预选赛,女孩易莎第二个上台,一段扇子舞舞毕,开始介绍自己学中文的由来。虽然中文听说有点吃力,她坚持用中文应答:“我爱中国,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很好,我很喜欢不同的文化,中国的舞龙舞狮我都喜欢,希望有机会能够到中国学习。”
  另一名女生尼希塔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她自称坚持自学中文三年多,给几名印度孩子当中文家教。
  乐客西和马龙来自古吉拉特中央大学,申请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项目,2016年前往北京学习中文一年,拿到国际汉语标准能力考试五级证书,而最高为六级。
  留学体验让乐客西意犹未尽:“印度和中国文化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除了北京,我去了西安,还有河南很多地方;为了体验中国高铁,我专门去了趟天津。”
  马龙说,他在中国参加过不少节日活动,特别喜欢春节和元宵节,看了很多中国电影,喜欢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可以说印度现在也有‘汉语热’,因为印度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很多中国企业过来,以后会越来越多,学了中文就能有更多的机会。”
  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创办印度国际大学,激发印度人对中国和汉语的兴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印度的汉语教学和研究陷入沉寂,直至近年悄然升温,以培养交流技能、探讨当代事务为重点。
  【“用中文理解中国”】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说:“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持续扩大,促使各国人们学习汉语,印度也不例外。”
  狄伯杰说,印度的“汉语热”体现市场需求:中印经贸明显增长,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大量留学中国的印度学生、去中国做生意的商人想在抵达中国前掌握一点基础的日常用语;两国旅游业发展刺激汉语学习的热情。现在,印度不少公立和私立学校鼓励学生将汉语当成英语、本土民族语言以外的“第三语言”。
  虽无官方数据,多名业内人士说,保守估计,全印度参加汉语培训者现有数万人。
  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孙美幸介绍,印度的“汉语桥”比赛早些年都由韦洛尔科技大学孔子学院一家承办,近年来随着参赛人数增多增至四个赛区。
  两个多小时比赛进入尾声,印度索迈亚大学国际部主任萨丁德作为评委上台发言,动情地回忆十多年前以留学生身份前往中国厦门学习和生活的情景。
  他告诉台下师生:“印度和中国互为邻国,又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应该有更多的交流,在文化、教育、经贸等各个层面。中文是一座桥,我们要学会用它理解中国。希望大家要争取亲身到中国,学习或旅行。我特别想说的是,要学习中文,还要学习中国……”
  台下有人高声插话:“活到老,学到老!”
  现场笑声、掌声一片。(张兴军)(新华社特稿)

淄川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登上《人民周刊》
(清明节)传承,是最好的缅怀
季节性波动引发价格普涨 菜价本月将趋稳回落
为黄石保险业发展再谱新篇
中堂湛翠涌恢复了曾经的“湛翠”!成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地方
“用中文理解中国”——汉语学习在印度悄然升温
农贸市场农产品将可全程电子化追溯
去昆仑,让肺腑劲燃旷古豪情
国际演武大会暨武术兵器格斗邀请对抗赛 蚌埠一小学获9金6银3铜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重大事项通报会
市政府召开八届三十五次常务会议
大庆启动第二阶段全警“大巡逻”
汤原县集中收看全省医改领导小组会议暨全省医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助农增收—— “中江造 ”从“种得好”走向“卖得好”
株洲市赴湘潭考察学习禁燃工作
【聚焦市两会】一纸答卷 写就公仆新业绩 一份部署 引领筑梦新航程——市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惯犯盗窃50斤花生当天落网被行政拘留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创新方式使贫困户“体力”变“财力”
福鼎热电厂项目全面竣工
上善“治水”,碧水长流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