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给流浪乞讨人员一个“暖冬”


1月8日晚,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为一名不愿接受进站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送上棉被等御寒用品。
  记者 黄韵 通讯员 林清
  1月8日夜晚10点许,天寒地冻,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开始了又一天的夜巡。在市区讲舍街一带,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名中年乞讨人员,对方不愿意接受救助。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得为其送上棉衣棉裤及食品等。半个小时后,在市区浮石二桥底下,工作人员同样为一名不愿接受救助的老年流浪乞讨人员送上了御寒物品。
  从上周末开始,市救助站就将巡逻列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除了白天巡逻,从夜晚10点到次日凌晨2点,工作人员开着车子在市区各个角落巡查。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影,他们先劝导其进站救助,若对方不同意,就送上各种御寒用品。据了解,这样的夜巡按计划要持续到3月中旬,以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平安过冬。
  除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外,救助站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寻找回家的路。两个月前,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白天巡逻时,在市区三衢路上发现了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乞讨人员。与其交谈后发现他精神亢奋、语无伦次,初步判断是一名疑似流浪智障人员。工作人员马上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在公安民警的协助下,将此人送到了衢州市第三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并为他办理了入院手续。
  “这类流浪乞讨人员,我们遇到过多次了,都是先让医院对他们进行治疗,待到病情稳定后,再和他们进行交流,查出他们的原户籍。”市救助站副站长郑志宏相告,这名流浪乞讨人员病情稳定后,他多次跑到医院和他交流,询问各种信息。“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啊?”病床前,郑志宏一遍又一遍地问。“叫许翁性(谐音),许昌人(谐音)。”一听对方的口音不是本地,郑志宏便将对方的话语录音,然后上传到全国救助管理微信群上,希望大家来辨认下这属于哪里的口音。不久,得到了河南商丘市救助站的回应:“应该是商丘民权县一带的方言。”随后,郑志宏赶紧联系上当地派出所,经过一系列人像对比和人口排查,确定此人姓许,是商丘市民权县许庄人,家中父母健在。
  1月3日下午3点,郑志宏与一名同事将许某某带上了回家的路。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当晚10点过,他们抵达河南商丘,第一时间将许某某送到了商丘市救助站。第二天一早,郑志宏在商丘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将许某某安全送到家中。谁知一场大雪又堵了他们返程的路,直到1月6日下午才回到衢州。“真不容易,可看到流浪在外七八年的许某某回家了,心里就觉得值了。”郑志宏感慨地说。
  市救助站负责人相告,市民若在街面发现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本人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可拨打24小时救助热线3854513。若遇到残疾的、未成年的、年老的、行动不便的、有暴力倾向的、患有危重病的、患有传染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可拨打110报警电话。若遇到占据、损毁公共设施,妨碍他人正常使用的行为,或者随处涂画、制造噪音等破坏环境卫生等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流浪乞讨人员,可联系综合执法部门。

新疆乌鲁木齐高级中学德育代表团一行来秀州中学访问交流
扬州首份儿童财商调研报告发布引来省内外媒体聚焦
湖北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紫兴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活动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 表决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夜巡,给流浪乞讨人员一个“暖冬”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深入热力企业等地调研城市集中供热工作
【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济南 一座全力以赴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的城市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莅余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
我市启动职业教育活动周
开展节前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出年内新低 出境游、留学、海淘要多花钱
魏县第五中学颁发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道德风尚之星”奖
姜阳调研全国“两会”前食药安全工作
岳阳市森林公安局新形式激发新活力新环境促进新发展
“宣传十九大精神,山歌戏曲进校园”活动举行
天全县委第48次常委(扩大)会议召开
孟津县审计局组织党员干部清扫积雪确保出行安全
百姓问政追踪:“望水兴叹” 管网接通指日可待
“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旬邑” 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在咸阳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