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粮食优质高产高效创建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指出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城乡体系,突出全域统筹,协同联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保持我市现代农业全国领先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是我市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课题。2017年,我市粮食优质高产高效创建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高标准粮田面积达90.59万亩,比上年新增8万亩,粮食生产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已见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是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绿色高产高效 创建是我市提高粮食产量的一大抓手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是我市提高粮食产量的一大抓手。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靠的是高标准粮田。何为高标准粮田?近日,记者在浚县白寺乡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采访时看到,成方连片的麦田一望无际,几位农民手拿灌溉设施的遥控器在田间给麦苗浇水。
“以浚县30万亩高标准粮田为例,高标准粮田建设就是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电网建设等涉农项目集中向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投放,形成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生产管理现代,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粮田标准。”市农业局种植业科工作人员楼伟伟介绍,在看似安静的麦田里,大量无形的数据在快速传输。地面上,星陆双基陆地监测站不间断地采集着各类农业数据;在天上,气象卫星同步扫描传输数据。而麦田里,天上和地下的数据不间断地交换校正,发送精确的地表温度、土壤水分、叶面积指数等重要参数,实现了农业信息的实时监测。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成效是明显的。6月2日,全市实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面积30万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574.8公斤,圆满完成产量、节水节肥等目标任务,示范带动全市夏粮再获丰收,总产量达6.53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506万公斤。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4月,我市与农业部签署了全国首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整市制创建合作备忘录,计划用3年时间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市制推进示范市。重点建设3个万亩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90万亩小麦、80万亩玉米辐射示范区,1万亩花生核心示范区和20万亩辐射示范区。实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整市制创建,是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的优化升级。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16家
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农业转型升级就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创新经营体制机制为重点,突出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组织化和可持续化等关键环节。
我市通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措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河南中鹤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处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社员+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中鹤集团将浚县王庄镇的9万亩耕地流转到合作社,又让7万人口陆续搬到新建的中鹤新城,所有加工业迁入综合粮食加工园,将工业、农业和城镇有效进行协调统一。中鹤的万亩良田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和大型现代农机设施,让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农场工人。
中鹤集团副总裁侯幸福说,在中鹤土地流转后,农业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农机服务、商业流通业延伸,农民的生活方式由在农村散居转为到城镇聚居。中鹤集团已走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形成年销售收入达65亿元的面业集群,集群内企业数量达16个,吸纳数千名农民就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是明显的。”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常志伟介绍。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16家,形成面制品、肉蛋制品、油脂加工、休闲食品等四大类1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2016年,集群累计销售收入达459.84亿元,带动农户65万多户,吸纳农民数万人就业。
“鹤壁建业绿色农业产业园走的是设施高效农业、示范体验农业、科普教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业、养老养生农业‘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之路。”园区综合部经理金涛说。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靳庄村村民张全水把自家耕地流转到建业绿色农业产业园后,他和儿子在园区打工。张全水说:“原来自己种地天天忙,收入却不高。现在到产业园打工有工资,土地流转有钱拿,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目前我市有22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流转土地33.37万亩,这些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加工转化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传统农业高出3倍到5倍,形成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边是传统的农耕劳作,一边是现代化互联网科技,两者能否融合走出一条现代化智慧农业发展之路?答案是肯定的。
我市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立了全国首家“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实验基地,推广普及该技术,实现了农情监测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在智慧农业互动体验中心看到,从田间、养殖场的温度、湿度智能监控设备,到植株生长的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系统,可从各个层级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麦田中360度的实景监控系统,通过手机终端能直观、清晰地了解苗情、墒情、病虫害情况,监控农作物生长。
农信通企划部负责人付中告诉记者:“今年6月9日,省委书记谢伏瞻来到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了解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和农业大数据中心等内容后,对鹤壁农业大数据信息化发展给予肯定。”
近年来,依托“星陆双基”农业气象科技系统和数字信息技术,智能物联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在我市各蔬菜标准园大力推广;整市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基础较好,被农业部确定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市;在农业部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评估考核中,我市获得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第一名。

2018年1-9月份中心完成各类交易金额突破146亿元
达茂旗清洁能源迎来新机遇
京津冀源头管控农产品 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
内江推动民办中小学校全覆盖建立党组织
兴宁区依法打击违法加建行为
我市粮食优质高产高效创建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泾县打好“三大”保卫战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中国石油日照分公司:掀起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热潮
淮北市国土资源局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湘潭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
江南区清查整治火灾隐患
用诗歌的力量传递爱 福田教科院附中《赋苑》诗社成立
网传“限速陷阱” 福州交警辟谣:早已设立限速牌
市民宗局切实抓好民宗系统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云霄经济开发区:100%完成村公办卫生所标准化建设
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打造“美丽茶业 休闲田园”旅游品牌
高要区:举办庆“六一”儿童绘画比赛
成都“东进”迎来新进展 16个通用航空项目签约落地
市领导接听12345 政务服务热线
省委巡视七组巡视沙县工作动员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