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鹤壁“互联网+”跑出工伤认定加速度


申请工伤不难,但作出工伤认定很复杂,还有可能出现“马拉松式”认定,经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职工及其家属可能要在数年间持续奔波。
鹤壁市是如何创新破解这一难题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8月23日一早,河南能源鹤煤投资有限公司社保中心工伤管理科工作人员石平来到鹤壁市人社局,领取该公司职工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以前,工伤认定程序繁琐且时间跨度长,申报工伤需要近30天,认定工伤需要近60天,这一来一回,最少要花费3个月时间。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职工,都是沉重的负担。”石平告诉记者。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鹤壁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一网通办”模式,实现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办理的及时化、便捷化和规范化。
鹤壁市人社局副调研员陶君介绍,“一网通办”模式的核心是该局开发的新型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软件——“互联网+”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一网通办”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上线后,以往传统的人工受理变为在线受理,职工和用人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并在3至7天快速获得认定。目前,全市8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能享受到这一系统带来的高效与便捷。”陶君说。
53岁的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职工杨国庆在工作期间受伤,致左侧胸部肋骨骨折。随后,用人单位通过“一网通办”管理系统申请了工伤认定,7天内就得到了人社部门反馈的认定结果。“沾了互联网的光,效率实在是高太多了!”杨国庆说。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李振亚与杨国庆有着同样的感受。他在井下作业时不慎被重物砸伤,随后,用人单位登录“一网通办”管理系统提交了申请材料。6天后,人社部门就下达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自从用上了这套系统,大家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减轻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了。”淇滨区人社局工伤认定工作负责人张宝刚感慨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选择在异地住院的伤病职工,可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一网通办”管理系统并提供材料,待用人单位在线加盖电子签章后提交申请,人社部门同样会快速完成工伤认定。
“设计这套系统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有效解决因工伤认定申请超期引发的社会问题。我们提出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全程在线办理的思路,希望能为伤病职工和用人单位提供‘网购’一样的便捷服务。”鹤壁市人社局局长薄迎辉介绍,自2017年10月“一网通办”管理系统上线以来,鹤壁市共受理工伤认定655起,出具网上认定决定书606份,受理劳动能力鉴定294人次,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294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合作,尽快实现数据共享,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更加高效、快捷。”薄迎辉说。

云岩区:“八大领域”着手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保畅通出一份力
互助结对子民族一家亲(各民族团结互助)
晋城: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
旌德县城被正式命名为“安徽省卫生县城”
河南日报:鹤壁“互联网+”跑出工伤认定加速度
开福区人社局开展退役军人结对交友帮扶活动
第十五届象山海鲜美食节启幕
芗城:举办群众广场文化进社区迎国庆活动
我市又新增8名“特级教师”
明城党委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活动
衡阳市组织召开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会议
吉林市十八名第一书记被召回
【宿迁人在海外】徐迎国:身在海外,心系家乡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2018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肇庆电信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增强网络提供能力
邱文双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十三届十六次会议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尹宗应来雨山区调研督查人才工作
2018两会舆论场:央视网“排兵布阵”有奇招
民权推进交通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