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般“武艺”打造“魔法课堂”

    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在9月7日我市召开的2018年教育工作暨教师庆祝大会上,表彰了一批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这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是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有的是特级教师,也有的是南粤优秀教师。在教师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近年的几位优秀老师,听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学生的故事。
中山纪中宋新波:参与学生成长,放养施教
  中山纪念中学的宋新波老师,曾被中国计算机学会评为金牌指导教师奖、全国信息学竞赛(noi)优秀指导老师奖,他的学生曾入选国家队。今年,宋新波还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样一个“金牌教练”心中仍有小小遗憾,他说:“十多年前我读大学时,没有acm(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如今能参与学生的成长,把他们送上竞赛场,也是他们完成了我的梦想。”
  2003年,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宋新波就进入了纪中,如今是对外交流处主任。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他辅导的学生里有2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2人入选国家队,居广东之首,填补了广东省中学生信息学国际金牌的空白。2005—2018 年,纪中信息学竞赛获金牌19枚、银牌18枚、铜牌12枚,为清华、北大输送40名优秀学子,位居广东之首、全国前列。宋老师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纪中信息队的传承积累。
  作为教练,宋老师在教学中实施“放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竞赛的学生本身都是优秀的精英,但宋老师还要求他们学会团队协作,口头表达。“有些竞赛环节多,还要包括论文答辩、团体合作等来完成。我常鼓励他们上台演讲,练习英语口语,用生动的语言要来解释复杂的程序。竞赛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许多问题。”有些比赛的时间很长,如去年的纪中学生杨家齐以前三名的成绩入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之前的比赛就长达20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遇到困难而有心里起伏。这时,宋老师除了指点之外还会安慰学生:“没关系。人生每天一个阶段,看到的风景不一样。你们能进入这场比赛,已是全国佼佼者,享受比赛这个过程就好。”
  中山特校伍俏霞:用音乐引领孩子融入社会
  周六的上午,鳌岭路的一幢民房里已聚集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他们有的拿着陶笛,有的走着队形,在小院子里又吹又跳。这是今年才成立的一个特殊表演团体,成员主要是特校的三十多个自闭症儿童与家长。伍俏霞老师一边指挥队形、一边提醒该上场的孩子。今年刚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的她,十多年来一直用音乐引领着这些星星的孩子,发出微弱但坚强的光芒。
  热爱音乐的伍俏霞1993年进入教师队伍时,只是一名普通小学的老师,直至2006年转到中山市特殊学校,她才真正感受到了音乐除了能愉悦身心外,还有着更大的能量。她发现音乐能舒缓特殊的孩子们的情绪问题,又因陶笛形状有趣能吸引孩子,学起来较其他乐器简单些,于是她开设了陶笛课。“不是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有音乐天分,一首简单的《小星星》,普通的孩子可能一两节课就能学完,特殊孩子可能只学会几个音。”她通过陶笛集体教学、为学生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和家校联合指导的方式,从特殊学生的兴趣出发,不断挖掘自闭症学生陶笛艺术天赋。在教学中,她让学生模仿救护车、警车、救火车等的声音,把陶笛演奏趣味化、游戏化,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使他们对陶笛产生浓厚的兴趣。
  2016年伍老师指导的学生梁子健,获得了全国陶笛之总决赛b组少年独奏金奖,是450名参赛选手中唯一一名自闭症选手。如今,梁子健不仅陶笛了得,还学习了萨克斯、中式印第安笛、葫芦丝、卡洪鼓等五种乐器。看到比赛和表演不仅舒缓了孩子的情绪问题,还能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伍老师更坚定了用音乐引领孩子走向社会的目标。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也从中看到了希望,于是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他们组成了一个表演团体。为了这个表演团,伍老师除了教学训练彩排外,还要想尽办法找场地、找赞助,还要找各种演出机会。这么辛苦是为什么?她说,为了给孩子一个未来。“音乐治疗给星星的孩子,提高了自信心、平缓了情绪;也让他们以音乐为桥梁融入社会。更希望可以利用音乐才能,打造他们的生存技能,让他们能生活得有体面、有尊严。”
  三角镇沙栏中学史汉军:扎根农村,因材施教
  1993年夏天,大学毕业第二年,史汉军从湖北老家来到中山。所有新教师在市侨中操场集结时,他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三角镇沙栏中学教物理。从此,他在这所农村学校一呆就是25年。25年间,从一线教师到副校长,史汉军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因材施教、转化后进生、培育年轻教师……今年教师节前夕,史汉军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才是教师的职责。”史汉军举例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不好物理,很大部分原因是物理原理还停留在书本上,没有走向社会、更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于是,史汉军更加重视科学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题设计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认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意义。如从“计算大课间半小时关闭教室内全部用电器的校规,可节约多少度电?”到“节约每1分钱,为希望工程、中山市慈善万人行贡献一份力”的教学,让物理知识走进学生生活。
  25年前,史汉军作为沙栏中学物理学科第一名本科生,在入校第二年便成为学校物理学科科组长。那时候,他几乎“承包”了学校物理科组对外的公开课。
  “因为来了这所学校,我才有机会上这么多公开课,才有更多机会得到专家的指导。”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走上行政岗位后,史汉军给全校青年教师制定了培养计划,为每一名青年配备教学骨干教师作师傅,师徒结对互助,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现在,在沙栏中学,每名青年教师平均每周至少有两节课。
  2016年9月,史汉军的中山市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在全市范围内共选出9名学员(其中7名是农村中学教师)进入工作室。他过开设讲座、课题研讨,组织同课异构、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带领学员成长。今年3月,史汉军名师工作室学员、南头初级中学冯锡来老师在广东省中学物理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活动中获省一等奖、创新实验奖。
  中山市实验中学王海岩:借助比赛创新历史地理教学
  中山市实验中学的王海岩老师,虽然是名历史老师,但对各学科都有兴趣。他这几年就陆续参加过许多电视台的知识竞赛类的节目,并常常取得不错的成绩。去年在央视播出的全国首档大型生态文明主题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决赛中,王海岩击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获得总冠军。这个历史老师玩跨界,并非首次。他常参与各种人文社科知识竞赛,是一个竞赛达人。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王海岩平时大量的看书,而且范围很广。他熟记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区,熟读地图,也喜欢画地图,可以在黑板上四分钟手绘出中国地图的大致轮廓,是朋友们口中的“地图哥” 。
  “历史和地理的跨学科交叉,应该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如果仅仅是炫技,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王海岩说,也希望能借助参赛,主动创新中学地理历史的教学方式。历史和地理不分家,学好地理培养的是横向的空间感,历史则是纵向的时间轴,要让学生学习跨学科交叉的思维方法,以后的路能越走越宽。
  中山纪中韩宜奋:用纪录片助学生开阔视野
  广东省名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韩宜奋,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韩”。许多同学都十分喜欢上老韩的语文课,因为老韩不仅仅常鼓励学生平时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语文课上得很有趣。如十九大开幕后的第二天,她给班上学生上了这样一堂语文课。“你们有怎样的生活和梦想,在未来社会里担任什么角色;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状态,会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可能,我们该如何自处与他处……十九大报告都给我们一一回答。”学生们在报告中看到了未来的蓝图,也引发了对自我人生的规划。
  此前,她已经让学生看了《辉煌中国》《大国外交》《大国工匠》等纪录片。“通过纪录片让学生们知道,中国一直在进步并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有这个基础,再读十九大报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韩宜奋认为,要让学生有担当意识,把自己跟时代、跟国家、跟社会自觉联系,对未来有着真知灼见,对周遭事物产生兴趣与关爱,这才可能扛得住压力,跟得上时代脚步,成得了大器。
  中山市实验小学黄伟祥: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看社会
  9月7日,市实验小学教师黄伟祥,提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国家图书馆发来通知,其所著的《为主题创作而教》一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将与全国读者见面。而就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他还收到湖北大学聘书,聘其为该校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
  这名身在我市小学的信息学教师有更多的身份,他是全市唯一的省特支教师,在34岁时已是小学高级教师。“半路出家”的黄伟祥,最早在电视台工作。恰逢教育系统需要信息学方面的人才,黄伟祥进入学校,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正是由于有了学校之外的工作经历,让我看待事情的方式不一样。”在实际教学中,黄伟祥从不局限于教材,而是通过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观察、诠释社会现象。他敢于创新课堂,努力推进“翻转学习”的革命,开展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带领教师进行微视频系列化开发,并率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黄伟祥的翻转课堂,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老师设计的视频挺有意思,再说课堂上研究的都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不是老师说什么我们做什么,这比较有吸引力。”上过课的学生们这样评价道。从教20年,黄伟祥先后荣获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全国数学课堂教学成果展评一等奖。他主持的课题成为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和全国“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如今,在黄伟祥的课堂中,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来自省内外的跟岗学习教师。
  开发区第五小学胡冬梅:“四步曲”打造“最美课堂”
  1994年,广东兴宁人胡冬梅,来到原火炬开发区西桠小学(现并入开发区第二小学)任教。
  24年前的西桠小学,仅有6个教学班,学生数不足200人,教师人数不足10人。在这所农村小学,年轻的胡冬梅培养出了数学竞赛一等奖学生,让全市教师侧目。24年后,当年的数学老师胡冬梅,已经成长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最喜欢课堂,我敬畏课堂,更敬畏学生。”在回顾自己教学生涯时,胡冬梅这样说道。为教好学生,她尽量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最美课堂”:“最美课堂就是师生可以相互倾听的课堂,这里以学习为中心,在师生、生生交往中学习,氛围是宽松的,内容是充实的,心情是舒畅的。”
  作为数学老师,怎样打造“最美课堂”?胡冬梅说,自己以“灵动有趣”为教学主张。她的数学课堂,每节课都将和学生叩响“四步曲”——以“思维速射”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勾起新旧知识间的关联;第二步是思路剖析,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策略,培养学生做事先计划;第三步是思维拓展。以新知识为起点,让学生“想开去”,把知识还原到实际生活;第四步是思维回归。埋头拉车时提醒学生回头看路,对前面三步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回顾回头看,帮助学生进行多题归一。

什邡市残疾人集中读书
[档案局]“三个落地落实”传达学习成都市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精神
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会:确保IS不会卷土重来
市十六届人大十三次常委会召开
星港街景观天桥昨日投用 独特造型令人称奇
用百般“武艺”打造“魔法课堂”
虹口发布文化强区“27条” 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男子欲跳桥自杀掉入高速 高警及时处置化险为夷
长沙市委宣传部与长沙学院共建马院联席会议召开 高山出席
江山举行全科网格员技能比武
“金九银十”南京万余套新房入市 理性趋势将延续
组建汕头首届高技能人才评委库
襄州区助力农民工就业创业
男士秋装全面上新 这6种“基本款”好卖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注意!这12种行为会被严肃处理!
加大宣传实施力度 形成浓厚氛围 切实提升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水平 省委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督查组督查我市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工作情况
我市又添2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社区
【地名公告】关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命名的批复
花山区认真做好宗教领域安全工作
中湖乡开展禁毒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