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市人社局发布《“技能龙城”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优化政策,创新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12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将达到1200人以上,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常州市实施“八大工程”——
一是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加快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高级技师研修制度,每年组织100名高级技师参加紧缺职业(工种)高级研修班。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领军型技能人才。
二是技能就业促进工程。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普惠制度,开展以“职业培训包”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进一步推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
三是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每年有计划地选择紧缺职业(工种),进一步开展培训、鉴定、竞赛“三合一”专项培训。对企业职工通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补贴。
四是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程。进一步完善“一企一策”“一岗一策”评价模式,突破身份、学历、资历限制,积极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扩大企业评价自主权。
五是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工程。加快规划建设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师研修、竞赛集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等功能集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工程。在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型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同时,提升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质量。
六是职业技能竞赛选才工程。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实施“青苗计划”,从企业优秀技能人才、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以及职业(技工)院校在校生中,选拔一批青年选手,组成“青苗”班,培养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和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种子选手。
七是历史经典产业技艺技能振兴工程。加强历史经典产业技艺技能传承培养,选拔培养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历史经典产业技艺技能人才。在技工院校开设“常州传统工艺技能传承”特色专业,构建长效育人机制、推广传统工艺文化。
八是技工院校内涵提升工程。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技工院校专业结构,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常平社会事务局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市政协系统召开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
苏州市区第二批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推荐名录公示
解读: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 中国有出题目的“内功”
9成村民支持本村旅游开发 开发后最满意垃圾处理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再出发 常州市启动“八大工程”
梅江区西阳镇直坑村打造“梅州春韵”第一村
镇干部剪报出《内参》贫困户争阅“致富经”
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津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刘奇葆带队
“小鸣单车”进入破产程序 6月27日前可微信申退押金
嘉鱼县政府牵手华夏幸福 建产业新城促乡村振兴
大鹏新区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局调研深圳十一高周边储备地情况
悲哀!三明女子吸毒被抓,她的回答让人五味杂陈
把艺术创作带到田间地头 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
禅城多管齐下摸清生态家底
热热热!海口市民全副武装抵抗热浪(组图)
德国TüV莱茵技术南京分公司派员访问蚌埠质检院
车道过车效率提高3倍!ETC自由流收费年内全省铺开
北京幼儿园园长教师将全员培训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将推行
拓展经贸交流平台 助力地方企业发展 周月霞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