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

  今年,南宁市卫生计生委以健康南宁建设为主线,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积极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全市卫生计生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色亮点不断涌现。
以破为立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体制机制。这为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难题刻下定盘星,也为南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实属不易,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备陈旧,卫生技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亟待解决。要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既要健全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又要培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啃下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这块“硬骨头”。为此,南宁市下大力气、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医改。
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是长期以来掣肘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进程的痼疾,南宁市下“重金”加以改善。2016至2018年,投入7.161亿元,支持95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维修改造和配置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投入5000万元建设5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示范点、开展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建设项目试点工作。2018至2020年,投入1.6亿元,新建16个、改扩建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置基本医疗设备,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90.08%,获得国家认定的群众满意卫生院45家,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实现与县级以上二级公立医院影像及心电诊断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以“互联网+”形式,开展远程医疗、远程慢病诊断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县乡一体化管理及医联体的构建,让基层医疗机构激发出新的活力,获得新的发展。
全市县域内21所县级公立医院、99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参与一体化管理,通过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下派专家到卫生院进行传帮带、统一县乡医疗机构诊疗流程和管理规范,带动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提升,使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能治好。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全市组建了7个医联体,成员单位197家,通过牵头医院统一指导、规范业务等手段,逐步实现医联体内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率先在全区实现市级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市辖各县区都有市级三级医院帮扶指导,有效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在各医联体内设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提升救治服务的连续性和便捷性。如今,在南宁市,“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
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为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提供了一剂改革“良方”。
2018年,南宁市重点推进网上预约分诊、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民惠民应用,让“数据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52家医疗机构安装了远程会诊系统,建立市级分级诊疗平台,群众即使在乡镇也能享受到二级、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市级平台13家医院检验检查结果、电子病历、健康档案能够互查调阅。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市医保系统和区、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乡镇卫生院覆盖率达91.8%,患者就医更加方便、无忧。
夯实公共卫生的基础,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如果说信息化和医联体的构建是当下必行的趋势,那么以预防为主推进健康南宁建设,则体现出医疗系统在服务百姓方面的周到与细致。2018年南宁市按照人均55元的标准配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全市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600.37万份,电子建档率85.14%;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13%;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58.73%;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2.83%,国家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维持在98%以上。今年以来,我市为广大孕产妇开展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服务,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数十万名患者获得健康管理服务。
一项项变化就在身边,给患者带来便利,让治病更安心,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今年,南宁市喜获全区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排名第一,全国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排名西部第二、全国第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国考核排名第五的好成绩。
“靶向治疗”组合拳拔病根助力除穷根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实现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拦路虎”。
市卫生计生委出实招、做实事,围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思路和要求,打好健康扶贫组合拳,全力以赴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创新机制,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南宁市贯彻“六个一批”兜底保障政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目录范围外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5%以内,超出部分由经治医疗机构承担。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参保年度内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报销后,余下的医疗费用(不含自费药品及自费项目)分别按照30%、40%给予再报销。通过上述报销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的门诊医疗费用、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仍未达到80%、90%的,由商业健康保险补偿或由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直接分别补助到80%、90%。据统计,今年1至7月,南宁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结算21.44万人次,报销金额49940.56万元。“二次报销”政策为2.52万名贫困人口再减少医疗费用负担212.6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1.26万人次,共支出救助资金3835.9万元。
集中攻坚,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南宁市对国家确定的14种大病及29种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开展分类救治,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99.15%。今年以来,“光明行动”白内障复明医疗扶贫工程资助患者91人;南宁市健康扶贫项目已为207人次患恶性肿瘤(癌症病)贫困患者捐赠化疗药品,涉及金额约91万多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95.97%;对城乡低收入家庭危重孕产妇100%救助。
提升能力,让贫困群众“方便看病”。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辖区13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医院、33家市、县(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3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同时组织13家市级医院与深度贫困的马山县11个乡镇卫生院开展结对帮扶,缓解基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问题。统筹抓好粤桂扶贫协作,与茂名市签订“十三五”期间扶贫协作项目协议,提升健康扶贫质量。目前茂名市19名医疗卫生专家分别到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开展驻点工作,累计诊治贫困患者1.8万人次;南宁市从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3个贫困县选派19名医疗技术人员赴茂名市三级医院进修。
百花齐放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要实现全民健康,几乎涉及所有相关部门,破题不易,推动更难,必须有集中的顶层设计、高效的行政体制,才能实现宏大目标。如今,南宁市正向人民期待、呼唤推进全民健康的目标再发力。
从“被动治病”到健康养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医养结合模式迎来春天。南宁市打破“单一医疗”“单一养老”传统模式,初步形成“养中有医”、 “医中有养”、“医养合作”、 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产业集聚区、“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等7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医养结合模式。截至2018年8月,全市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医养结合机构有15家,建立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医疗机构共有64家;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273家;188家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岁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0%以上。针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推行以“生活照料、家庭保健、照顾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为主的医养扶一体化服务,已有789名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享受到养老照护服务。
从“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到守护孕产妇和小孩健康安全。2017至2018年,南宁市投入经费2053万元,在全区地级市中率先建成了4个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保障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切实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从“就医选择困难”到特色精品专科一目了然。2018年,南宁市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打造一批在区内乃至国内具备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品牌,凸显南宁市公立医院特色专科,让首府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
从“中医药传承发展”到“一带一路”携手共建“健康之路”。推进卫生交流合作也是打破卫生领域技术壁垒,融合中、西医共同发展的有效方式。2017年,南宁市前往波兰格鲁琼兹地区交流学习的医疗代表团在中医针灸、推拿、艾灸治疗等方面的交流展示,获得了格鲁琼兹市政府及民众的高度认可。2018年1月,波方格鲁琼兹市副市长马里克·斯科拉先生率队到南宁市商讨共建中医针灸康复中心事宜,还将他们国家的一位“国宝”级运动员带到南宁接受中医治疗。2018年5月,两市签署了《格鲁琼兹中医针灸推拿及慢性疼痛治疗中心合作共建运营协议》,标志着南宁市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实现融合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武汉首次用车载液化天然气 "体外循环"给企业供气
游生态海口 品静美秋天
徐州港 通过部级考核验收
违章停车还恐吓交警 ,茶陵一男子被行政拘留3天
患者如何维权?医生利好何在?三问医师责任险
全力提供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
“聚焦一江两岸”系列报道之二:葭沚水城,历史文化街区涅槃重生
遇见最美的你
德州至上饶国家高速公路池州至祁门段初步设计获批
李宽端在座谈交流2018年重点工作时强调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更加精准更加务实更高水平谋划好明年工作
石家庄市两个半小时连发三道预警
航站楼里可放下一个水立方?北京新机场内部揭秘
沙头街道拆除一处20吨立柱广告
全国县域生态考核 蓟州名列前茅
百色五中成为2018年广西“强基固本”工程直接联系学校
雅安市政府系统“三个十佳”标兵 典型事迹展示
看不见的默默付出 看得见的便捷出行
肇庆市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增至70万元
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
姜堰部分乡镇化工废料处置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