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领为丹凤脱贫攻坚添动力


丹凤县以实施“六个一”人才发展工程为载体,组织人才服务团集体发力,引导各类人才在精准扶贫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服务保障,带强产业开创新发展。畜牧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畜牧优秀人才服务团和产业脱贫110畜牧养殖技术服务小分队,利用110产业服务平台、派送业务骨干、脱贫攻坚集中帮扶等活动,联系对接952户3480人,开展主动上门服务。指导50户改造养殖圈舍,为245户解决生猪配种难的问题,为45户300多头家畜解决疾病防治。并通过举办生猪、肉鸡健康养殖管理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150名技术干部和养殖业主得到新理念、新技能的灌输提升。并按照分片包干的模式深入12个镇办集中开展技术轮训,为新发展的450多户蜂农进行了全面系统指导培训。
学科人才提供科技支撑,破解难题谋求长效发展。商洛学院在落实对口帮扶,引导产学研人才深入一线扶贫工作中,发挥生物学科人才、技术培训优势,与陕西东兴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成效显著。由商洛学院博士科研团队负责的《基于全产业链的鸡肉制品中沙门氏菌识别及控制技术》项目,相关技术成果在全省最大的肉鸡屠宰企业——陕西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示范应用。项目组针对华茂公司肉鸡养殖、屠宰生产线不同环节及相关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和分型鉴定,根据检测与企业联合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帮助企业完成了春节前新产品上市的生产任务,更对促进全省鸡肉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助力当地产业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企业人才发挥能人效应,找准症结带动发展。作为全县农口龙头产业的华茂牧业,在市首届拔尖人才张丹英带动下,依托肉鸡产业链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找准政府、企业、贫困户三者利益交集,推行“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制定了利用3年时间,扶持900户贫困户、带动3000名贫困人口在肉鸡养殖产业链脱贫致富的“3393”工作思路,目前已新建标准化养鸡大棚44个,已有72户305人在养殖基地就业、57户100人在产业链上就业,人均增收2800-3500元。同时,还落实了214户691人进入散养鸡专业合作社,203户贫困户与华茂公司达成散养鸡养殖合作协议,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商洛民乐集团大力推行“公司+协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途径,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该企业已带动688户贫困户劳力和40名残疾人在产业链上就业。

吉阳二十六支棚改党员先锋队下沉一线打开棚改新局面
我市2018年成人高考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2017年A股年报十宗最:最赚钱工行 最败家乐视
全市统一战线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阳煤总医院完成全市首例
人才引领为丹凤脱贫攻坚添动力
叶菁总经济师主持召开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邓向阳来肥调研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情况
市教育局召开2018年“开门办案”座谈会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
市农科院组织召开“盐碱地农菌牧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情况座谈会
微商打起“520”主意 搞宣传帮忙“脱单”
清镇市全面启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案信息系统
社区空地变“开心农场” “两拆一增”让这里“一键美颜”
晴天霹雳!“渣老公”在外借债8万元,她上了失信人员黑名单
我市查处一黑心棉窝点涉案金额28万余元
马蚌镇三脚坡村:扶贫路上党旗飘
市新闻出版局专题部署推进大调研工作
经开区开展扬尘污染百日整治
4月1日起,蚌埠公交卡要全面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