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畔的阆中竟然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

嘉陵江由南至北过四川省广元市,在广元市昭化区接纳白龙江后,向南流至阆中市。阆中因境内的“阆中古城”闻名天下,但重庆日报记者10月16日随大型纪录片《嘉陵江》跨媒体系列行动文旅考察团在阆中采访时,得知这里竟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当地近年来依托春节文化助力旅游提档升级,引来不少游客来阆中为春节“寻源”。
▲嘉陵江从阆中穿城而过的美景( 阆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说到阆中与嘉陵江的渊源,便不得不说“阆”字的由来。“阆”是高门的意思,《舆地纪胜》中说: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意为:阆水即嘉陵江水,环城三面而过,城在阆水之间,故称阆中。阆中被嘉陵江水三面环绕,青青群山四面合围,山川形胜,风光秀美。
阆中古城战国时为古巴子国国都,自秦置县起已有2300余年,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明末清初为四川省会20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公元前104年,西汉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恒定春节为“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元之始”(即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此后两千多年中,每年春节的日期都固定在“正月初一”。200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而落下闳的家乡就在阆中。
▲嘉陵江从阆中穿城而过的美景(阆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阆中至今仍保存着亮花鞋、舞草龙、游百病等众多春节民俗活动,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2010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阆中“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阆中名正言顺成为中国春节文化的发源地。落下闳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春节老人”,成为中国春节文化代言人。
阆中市副市长易良介绍,近年来,阆中着力发掘春节文化,于2018年春节举办了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 ,设置了年味美食节、新春曲艺节、迎春花灯节等活动。其中的迎春花灯节设置了落下闳及二十四节气、春节民俗、特色灯艺等6大展区,让游客在阆中古城体会到浓浓的年味。从今年1月24日起,历时近2个月的春节文化博览会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近90万人次,同比增加20%。
▲阆中保留至今的春节民俗( 阆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尽管离农历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重庆日报记者10月16日行走在阆中古城时,发现古城中仍有春节文化的气息。在阆中古城的中天楼设置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春节邮局,在这里可以买到春节文化主题明信片、邮票等,游客可以从这里将新春祝福送往世界各地。
“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据了解,依托春节文化,阆中开发了二十四节气宴席,并即将启动第二届落下闳文化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传承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阆中保留至今的春节民俗( 阆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 龙丹梅 编辑 周立)

冬日送戏暖人心
农民进行冬季农作物管理
海盐县安监局安全培训考核进工地 让企业享受“一次都不跑”的服务待遇
举办公益沙龙 以社会企业思维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我市4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嘉陵江畔的阆中竟然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
67岁居民邓淑兰乐做“活雷锋”义务打扫街道十余年
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绩效考核组到我市现场考核
梅耐雪督查暑期安全生产并慰问高温期间坚守岗位一线的劳动者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首个整节钢梁架设成功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展开
攻略:温州人家门口的花博会 周末应该这么玩
云和县被列为国家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试点县
渣土车急刹致货车客车相撞 客车失控撞倒电线杆
“活”了文化 “乐”了百姓 江北-海盐文化走亲进白沙
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亮点频出
市统计局召开2018年全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工作会议
高新区全域国际化城市设计深化成果说明会召开
经开区人力资源局全方位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市工信局举办培训班 加强中小企业运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