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善治:调试最宜居“民生温度”


  民生工作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无锡的民生改善账本上,“产业强市”建设和“幸福之城”构筑正形成新的共鸣:产业要抓好,民生更要有突破。
“对账”时间扩展到三年,共鸣声更清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踏勘的“足迹”,不仅在重大项目、经济观摩现场,更有校园医院、田间地头、黑臭河道、养老院、病榻前——带来河道整治、农房翻建、精准扶贫等等问题的攻坚解决;市民对产业强市更是感受“实在”,智能制造车间的工人工资翻倍、“散乱污”企业腾挪后的区域环境更美——个人的变化正汇聚出城市安居乐业新景。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需要城市善治、攻克一批又一批的民生难点热点。最近召开的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更是吹响了“十三五”后半程高质量民生工作的号角,启动了新一轮“民生温度”的调试之举,目标也清晰可见:无锡,既是一座产业强市,更是一座幸福宜居之城。
污染治理与产业强市同向发力:“背水一战”奏出产业民生和音
既要发展工业经济,又要应对环境高压,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无锡用三年的实践奏出互动和音:工业经济稳中向好,部分环境指标也在同步转好中。
以最能说明问题的“水”指标为例:今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指标首次好于全太湖平均。近三年来,无锡水域好转幅度都优于全太湖平均,如今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比1997年时还好。与之呼应的是上半年核心经济指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同步向好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定理念,是一手抓产业、一手抓民生的铁腕举措。“十三五”第一个全局性会议,主题果断定为太湖治理暨河道综合整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多次实地察看太湖安全度夏及河道综合整治情况,督促整治措施落实,保障全域水域水质提升,他在最近一次常委会上再次强调:“这个节点很重要,环保我们唯有背水一战,只能向前!”代市长黄钦说:“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拖不得、慢不得,必须坚决把治理责任扛肩上。”
“从拖后腿的差生到领跑的先进,来之不易。”市太湖办主任顾岗介绍,三年前,太湖治理出现“边际效益”,全湖水质改善幅度趋缓。但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无锡治污的心更加坚定——今年上半年无锡主动关停“散乱污”企业1838家、整治868家。在这之前的2年间,无锡还压减钢铁产能290万吨,去年以来关闭化工企业349家,均为全省最多。
背水一战是百姓美好生活的必需。八月太湖边的贡湖湾湿地公园,傍晚时分,湖面波光粼粼,岸边人们散步嬉戏,一派人和景美的宜人图景。“这里原本是连片的鱼塘,一到夏天臭气熏天,大家都躲着走。”见证贡湖湾“退渔还湖”十年变迁的张元庆,自己也从华庄渔场养鱼人转行当上了湿地管理维护人员,“天天逛着公园,就把钱挣了。”
背水一战是高质量领跑的必须。市环保局局长任栋表示,发力后半程,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绿色”互动要更为密切。“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将实行动态排查更新机制,摸清底数、分类整治,确保按时完成。以“绿刃”为代号的无锡市环境执法行动,处罚环境违法案件增量每年超过50%,“违法担惊受怕,一抓一个准,再也不敢犯了。”一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在被查到在线监控数据异常后主动表态。
产业强市刷出就业新高:“最大民生”凸显城市发展磁力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是不少人对安居乐业的文艺解读。人与城、人与业如何互动,才能释放出足够的磁力?无锡产业强市的进程中,一些人或许能提供答案。
已在无锡戴卡轮毂工作15年的“金牌员工”谢化政对此深有感触。三年前,戴卡轮毂引进首套自动化设备,他随着这家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启转型智能制造之路;三年后,他的职务从一名车床操作工成长为自动化设备部部长,学历从中专升为东南大学本科,月工资从5000元涨到1.1万元。个人的职业前程与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如此契合,令他感慨,这是自己从徐州来无锡时所不曾想过的。
“科技迷”祝文羽去年8月还在无锡一家生产电子器件的外企上班,不经意间看到一条“超百亿华虹项目缘何落户无锡”的新闻,“当时,我太高兴了,都能听到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今年4月,他如愿以偿入职华虹,参与“无尘车间”建设。
和谢化政、祝文羽一样,越来越多人的职业历程、人生轨迹与无锡产业强市进程同频共振,产业强市也直接惠及了“最大的民生”——就业。市人社局局长吴春林介绍,三年来,得益于我市产业强市核心战略持续深入的实施,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无锡优势产业项目释放出大量优质岗位,吸引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中高端人才汇聚无锡。2015年以来,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5万多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达8.2万人,同比增长0.67万人,创五年来历史新高。
产业强市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就业、收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年来,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继续高于GDP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7年,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均位居全省前列。
百姓的“钱袋子”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应该可以更鼓。“后半程”我市将发力增收,以产业强市做大“蛋糕”,富民工程分好“蛋糕”。据悉,市人社部门将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保持就业稳中有进态势,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不断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加快推进锡澄、锡宜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市区、江阴、宜兴三个统筹区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
拉高平均线抬高地平线: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福为福,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无锡仍有民生“短板”需补,既需拉高平均线,推动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也需抬高地平线,帮助困难群众搬开“绊脚石”、去除“烦心事”。过去几年,全市各级机关干部通过“大走访”等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批或大或小的民生问题,一系列举措加紧实施“对症下药”。
比如“农房翻建”。“我们村的样板房结顶了!两户双拼别墅,上下三层,进深10米,宽里9.5米,看着很是气派。”最近,安镇谈村村民周建忠隔三差五就往三角桥东南面的建设工地跑,看看未来新家模样。南靠九里河湿地公园,沿水而居的谈村,现有村民203户,不少房子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到黄梅天即有雨水倒灌的风险。我市农村住房改建“解冻”政策出台后,谈村社区启动全市首个整村农房翻建试点。“家家户户还要通天然气,”周建忠期盼新家早日建成,“到时我90岁的老母亲也能享福啦。”“解冻”至今,全市已翻建和新改建农村住宅1517户。
比如“老新村加装电梯”。惠畅里社区居民高锦媛所在的楼栋,“12户人家,80岁以上老人就有6位,最愁就是‘出行’,有的老人因为爬不动楼住进了养老院。”值得高兴的是,无锡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社区已找好电梯公司,装好电梯后就方便了。”
比如“救助因病致贫”。市民刘先生是名普通工人,去年底突患重病,花去十几万元医疗费,让原本过得去的生活顿时捉襟见肘。忧愁很快得到缓解:按照《市区特困家庭深度救助实施意见》,他拿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深度救助资金;根据新修订的《医疗救助办法》,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了,又省下数万元;此外,街道、社区也纷纷伸出援手……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守底线,侧重救急难,着眼可持续,多举措构建精准救助新机制,推动富民路上“一个不少、一个不落”,被受助群众称为“干了实事,暖了民心”。
民生无小事,无论涉及多数,还是少数;民生好图景,既需精准施策,更需合力奋斗、共建共享。据悉,瞄准“十三五”民生建设高质量目标,我市将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提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经济薄弱村全部脱困转化。到2020年,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达到95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过28%,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超过22%,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5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7岁。

从“扶起来”到“壮起来” ——桐柏县“志智双扶”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定了!苏州市中、小学报名时间及入学办法公布
和县2018年第一期清风讲堂开讲
潍坊工行积极做好对公开户服务
交警与运政开展联合执法
城市善治:调试最宜居“民生温度”
市社召开岳阳市创建湖南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示范市座谈会
东新区计生中心召开2018年免费筛查工作推进会
国庆大假出行搜索热门城市 成都位居全国第三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公安局党委书记从辉实地督导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并慰问节假日在岗民警
暑运有序
叙永县组织输送贫困劳动力赴浙江务工
关于发布《关于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 有关事项的公告》的通知
课外班花掉全家一半收入!补课老师年收入200多万,家长陪课连奶茶都舍不得喝……
泗阳:建好人才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
怀化市政府召开第18次常务会议
昌江城管:启动“静心2018”高考保障工作
穿越1400年与你相遇 送你一个盛世长安!
蔡亭英调研乔口镇盘龙岭村精准扶贫工作
男子半夜喝啤酒撸串患急性肠胃炎 民警及时救助送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