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新闻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3月14日,福安市溪尾镇26块“路长制”公示牌集中“上岗”,实现辖区内的6条乡道、12条村道约35公里的农村道路“路长制”全覆盖。去年以来,溪尾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路、海、山、河各有其“长”,形成系统的保护机制,有效保护乡镇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
记者在下邳村路口看到,“路长制”公示牌上道路级别、里程、总路长姓名、村路长姓名、专管员姓名和联系方式一目了然。据了解,溪尾镇积极推行“路长制”工作方法,成立“路长办公室”,建立“一路一档”,采取合作社养护模式,委托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道路日常养护,聘用两名农村道路专管员负责监督巡查。“巡查中发现病害、缺陷、隐患和灾毁信息及时上报乡镇路长办,并对修复后的路段进行检查,群众也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人人支持道路管理,人人参与道路养护’的机制和氛围。”溪尾镇长、总路长林霁介绍。
专管员杨成周告诉记者,他在巡查过程中看到一些垃圾袋之类的就随手捡起,遇到无法独自处理的将情况报告微信群里,由村路长安排处理,提升了农村道路整治的效率。“过年回家发现路上有一堆散石头,第二天就被清理了。”在外经商的仙洋村村民张荣平说。
“路长制”的良好经验,在“河长制”“海长制”“山长制”的落实过程中,都得到复制和推广。记者在渔岐村看到,村外海面上白鹭栖息,三两渔船悠游其间,一幅和谐美景。“溪尾依山靠海,海岸线比较长,渔民养殖加上山区下漂的垃圾,导致海漂垃圾较多。所以我们将‘河长制’和‘海段长制’结合,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保障水体生态环境。”水利工作站站长刘建茂介绍。对此,溪尾镇将18公里岸线和70平方公里的河流流域细分为13个区域,有效管理河流和海域的生态环境。
在溪尾镇区,记者碰到了刚完成巡山的护林员刘成住,如今,溪尾镇6万亩山林都有了专职的管理员。护林员每月至少开展10天以上的巡逻,学习培训、巡查工作都列入常态化管理。“春节期间临江村山体发生火情,人员能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就是得益于‘山长制’的落实。”该镇林业站站长林韬说。
“路海山河都不是独立的,突发情况可能涉及多个‘长’。所以,四个机制都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群里每天更新工作情况,由镇统一调配,确保机制运行高效。”溪尾镇党委书记叶哲滨说。
太白县:农民组成宣讲队 宣传党的好政策
灵川三街试点“稻、薯、花”生态循环农业:小土地上的“大收益”
松阳:手机“刷一下”,“码”上乘公交
市国土资源局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深圳刮起宜宾“旋风”
福安溪尾镇精细化管理有效保护生态
犁田
德安一中召开2018年高考考前师生恳谈会
200家新型城乡综合服务社将在龙岩市兴建
清华学子,红色延安在召唤你
陈赞贤:江西工人运动先驱
小谈话彰显大作为
省质监局全链审批事项赋权在张家港保税区落地
2017全国啦啦操冠军赛龙岗开锣
“的哥”“的姐”聆听96岁老红军雷锋故事
分宜地税转变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古城社区兵分三路 扫黑除恶共创文明城
代表委员聚焦徐州市精神文明建设
2018秋季婚礼风尚发布会在银泰城举行
济宁市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暨青春国学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