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志愿者深入社区服务职工。
基层工会开办暑托班,更好地服务职工。
(文/厦门日报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卢月 图/市总工会)改革,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坚持问题导向,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以改革精神推进工会自身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与平台把改革成效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工会秉承着“纳八方来风,领时尚之先”的理念,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啃硬骨涉险滩、抓落实勇担当,扎实推进工会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生机和活力,让广大职工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成效。
破局开路40年
走出特区工会改革实践之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厦门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由此开启新阶段。
改革要从机关改起,从自身机构改起,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是工会改革一项标志性、牵引性强的重要基础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作为福建省城市工会改革试点城市,厦门结合工会职能,从自身改革做起,重点是逐步实现工会工作由指令活动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切实做到全面履行领导机关的职责;同时,加强县、区、局、产业工会建设。从1990年到2000年,市总工会抓住工会两次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强调整充实各级工会领导班子。
突出工会组织群众性这一根本特点,把更多普通职工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吸收进工会领导机构,是推进工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以来,厦门市总工会积极改进市总工会领导机关人员构成,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实行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大幅度提高市总工会全委会、常委会和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中劳模、基层工会主席、一线职工的比例。
厦门市工会十五大召开之后,郑龙枝、冯鸿昌、章威炜等一批来自一线的优秀职工、工会干部进入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担任兼职或挂职副主席。另外,各级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进一步向基层和一线倾斜,特别是增加了基层一线职工和非公经济组织的代表,还增加了农民工代表组成比例,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先进性,有力推动机构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厦门工会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推进自身改革,新设立基层工作部等强有力服务职工的部室。2018年以来,厦门市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厦门市制造业工会联合会等适应厦门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工会相继成立,有效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服务职工和基层。改革后市总工会行政编制减少3%、内设机构减少11%。
加强基层工会改革,拓展基层服务职能。加强基层组织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推进工会两化建设进程。市总工会制定了开展整顿建家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强基层工会和镇街、园区、社区、行业工会职工服务站建设,推动服务职工体系扁平化,进一步贴近职工、靠前服务。近年来,我市共建成完善了50多个基层职工服务站,进一步构建了覆盖市、区、镇(街)的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职工服务体系。一批年富力强和具有较高文化专业知识、深受群众信任的干部进入基层工会领导岗位,在推进企业的民主管理、参与企业各项改革中,大胆为职工说话办事,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和威信,使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大为增强。
40年来,厦门工会披荆斩棘,破局开路,带领职工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激活特区经济发展“一池春水”,探索出一条符合厦门经济特区特点的工会改革实践之路。
持续改革创新
工会组织有了更大作为空间
40年来,厦门工会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在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完善职工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努力,把改革成效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
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更多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创新活动;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求学圆梦”计划,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
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一网一微一平台”网上职工之家(即工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工会综合信息化平台),积极探索新时代工会服务的普惠服务新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累计有1200万人次职工通过网上职工之家获得入会建会、会籍转移、维权咨询、联谊交友、求职招聘、医疗互助、平安返厦等服务。
转变作风建设一直是厦门工会改革的重要内容。厦门工会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服务意识,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工会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蹲点、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制度,实行“主席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市总工会领导轮流走进各区总工会、自贸区工会,为基层工会和职工提供近距离的信访接待服务。健全“下挂”机制,安排机关干部到市职工服务中心、自贸区工会及重点和基础薄弱的镇街、园区工会挂职,实现工作力量减上补下。探索建立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为全市各级工会配备178名工会专干,有力地解决了服务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
试行“职工+”方式,壮大工会志愿者队伍,健全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和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职工服务职工、反哺社会的新机制。通过志愿服务,市总工会将服务延伸进社区,延长到职工8小时工作以外,让职工深切感受到工会是最温馨的“职工之家”。
服务思维的转变,让职工有了更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工会干部有了更大更广的作为空间。拓展延伸工会工作领域、夯实社区工会组织建设、创新工会参与社区工作方式等举措的推出,大大焕发了厦门工会的活力。
职工所望,改革所向。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厦门工会将一如既往,不断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机制,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激发基层工会生机活力,努力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让职工群众成为改革的主角。
亮点
为职工办实事
市总工会在行动
多年来,市总工会实施了一系列普惠性的为职工办实事项目:
●春节返厦交通补助活动累计为近40万名来厦职工发放交通补助5100多万元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累计有70多万名职工参加,发放医疗补助5200多万元
●一大批职工洗衣房、好食堂、好宿舍、灯光篮球场、爱心驿站和职工亲子园(暑托班)建成
●率先在全省推行的工会会员服务卡,累计发卡120万张,职工持卡即可享有公园景点门票5折、10元看电影、开卡送保障、购物消费、工会服务等全方位优惠服务,深受职工欢迎
我市选手在全省特殊教育教学 技能展示活动中再创佳绩
"五一"出行提示:京哈高速部分封闭 出省有6条路
我市迎新春“寒冬送温暖”集中走访慰问不落一人
我市发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玉环干江南美白对虾上市
工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 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打造“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 筑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根基——聚焦我市高质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北京市自行成交二手房可网上审核资格
兴化一畜牧企业环境隐患大
皇姑分局居民身份证办证大厅“搬家”
宝妈嫌在家无聊 学人搞诈骗被抓
双峰县沙塘乡中心学校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上海海洋大学原副校长李延臣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潍坊上半年经济总体平稳 实现生产总值3186.8亿元
见证文化新力量 展现文化新魅力——聚焦省文博会聊城展区“文创空间”专区
道庆洲大桥水下桩基施工全面展开 130多台钻机进场
京城多个商业空间 转身遇见艺术展
自治区人社厅调研组到港北区老乡家园扶贫车间调研
南朗镇启动万人植树活动
吴兴:紧盯“四风”不放松 党员干部过“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