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山乡。
清镇市开展2018年义务植树活动。 杨洪金 摄
阳春三月,山花烂漫。
挖掘机的轰隆声和村民耕种田地的喧闹声叫醒了晨雾中的村庄。3月5日的清镇市乡村,机耕道正在修建,茶园已经满眼青绿,菜地里的村民忙着插苗……人勤春来早,春来备耕忙。走在田间地头,茶叶、水果、蔬菜等种植基地,处处显现勃勃生机。
“今年,我市将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粮改果树’、‘粮改茶叶’、‘粮改中药材’‘绿化苗木种植’四大工程,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清镇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工作安排,全市今年计划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04270亩,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务的34.84%。同时,全年计划修建9.28公里机耕道,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此举,将覆盖4个乡镇,受益的低收入困难人数达6290人。春耕春种,肥料保障必不可少,目前,全市已储备各种肥料3300余吨。
调整结构:高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这里多数是黄土,种包谷收成不好,一亩地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收入。”早春刚过,在清镇市站街镇高堡村,站街镇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国波所说的那片黄土地,如今已经种满了茶叶。“根据专家考证和调研,这里种茶叶是可行的。”
为了让千亩土地摆脱低产现状,让土地充分释放红利,高堡村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考察,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种植是一条出路。随即,该村引进了清镇市国有资产有限公司负责茶叶的种植和后期管理,由高堡村村支两委组织村民,流转了1800亩土地,涉及农户285户863人,其中低收入人群121人。按照实施方案,项目由政府平台公司实施,以保底分红形式运作,项目实施的第一、二年,农户的保底分红为每亩土地500元,从第三年起,分红为保底的700元加项目利润的12%。
有了土地,今年1月10日,茶叶种植启动。2月15日,1800亩白茶全部种植完成。
“茶叶三年后开始产生效益,白茶的价值很高,如果茶叶制造工艺精湛则会更值钱,一般情况,一亩地一年收入在6000元至7000元左右,收益比以前翻了至少五倍。”陈国波和村支两委早就算过这笔账。
高堡村,只是清镇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根据贵阳市发布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清镇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制定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今年和明年计划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2400亩,其中果树种植78602亩、茶叶95176亩、中药材8622亩、绿化苗木20000亩。按照计划,今年需要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04270亩。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完成落实地块83700亩,种植36325.19亩,完成2018年任务的34.84%,共带动农户4612户18418人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低收入困难户占701户1820人。
下一步,清镇市将不断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做环境、旅游做支撑、公司(合作社)搭平台、“三变”促增收的路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变富,农业变强,农村变美。
盘活资源:闲置土地释放红利
初春时节,油菜花儿开得正茂,刚种下不久的核桃苗和樱花苗开始冒牙尖儿,来到红枫湖镇右二村石灰窑组,走在刚挖好土的机耕道上,一片盎然春意。
石灰窑组是右二村较为偏远的村民组,“以前这块地村民搞包谷种植,一年下来,一亩地也就收获几百斤包谷,刨去肥料钱、种子钱和劳力外,还有运输成本,收益所剩无几甚至还亏本。”右二村村支书卢大伦一语道出了很多村民外出打工的原因。在家种地没有出路,村民干脆纷纷外出打工,如此一来,大量土地被闲置下来,成了荒地。
近年来,逢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了一条好路子。为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右二村开始组织村民进行土地整合。“重新回归土地,走以前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必须换一种思路,充分释放土地的价值。”思前想后,卢大伦决定带领村民走高产发展道路,搞绿化苗木种植和果树种植。
卢大伦的提议得到村民响应后,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截至目前,石灰窑组共整合土地400余亩,整合的土地上种上了李子、核桃等果树,樱花等绿化苗木也开始种植。目前,整合的土地全部由村民自己搞种植,3年后见效,见效之前村民每亩地每年有800元到1000元的保底收入,不承担任何风险。
“种植基地搞起来后,单靠人力是行不通的,以前村民种庄稼时,这里只有一条泥巴路,运出运进全靠人背马驮,费力又低效,为了让基地见效后可以高效产出,我们修了机耕道。”卢大伦说,右二村的这条机耕道总长3000米,从今年2月开始挖路,目前已挖通了2000米,预计4月底,一条水泥大道将建成通行。
路通了,土地的价值就会提升。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清镇市大力推进机耕道建设,今年,全市计划修建9.28公里机耕道,建设资金逾277万元,覆盖4个乡镇,受益低收入困难户达1879户6290人。
强化服务:做足春耕备耕准备
清晨7点,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哨村的村民毕兴琴就来到位于该村的华慧蔬菜基地,开始种植茼蒿菜。“我过完年就开始来上班,我们大概种植了几十亩蔬菜,一天至少七八十元,在家门口就有收入。”
华慧蔬菜基地是贵阳市的蔬菜保供基地,今年初八开工以来,育苗已达五六亩,可以移种三四百亩地的面积。
来到华慧蔬菜基地育苗大棚,十余个工人正在忙碌着,村民周仙琴熟练地操作着育苗机,从去年来到蔬菜基地,她对育苗机的操作已了如指掌。“我每天平均要培育两三百盘,一个蔬菜盘有近百个格子,一个格子里面便是一颗菜苗,而且培育蔬菜的泥巴都是肥泥和有机肥。”
“我们之所以专门设育苗大棚进行精准蔬菜育苗,不仅可以节约种子和人力,还可以提高蔬菜培育和种植的质量,确保高质量为市场供给蔬菜。”贵州省华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超华说,当天,育苗大棚里培育的蔬菜就有白菜、萝卜等20余个品种。
为了满足春耕化肥需求,作为当地农资供应的“主力军”,清镇市供销社联合社加大化肥采购和调运力度,并于去年底多种渠道筹集资金800余万元,当年10月开始储备,截至目前,共储备尿素、高效复合肥、有机肥和缓控释肥等各种肥料3300余吨,占目标任务的85%。同时,所有肥料都分发到了各乡镇、社区的137个农家店和4个基层供销社,以确保货源充足。与此同时,还采取“淡储旺销”等举措,要求农家店通过延长经营时间、送肥上门,以及拆零销售等灵活多样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在春耕春播中的购买需求。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参与春耕备耕工作,分别在城区和乡镇开展化肥、高效复合肥和有机肥储备,同时还在部分涉农企业、乡镇及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肥示范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清镇市供销社联合社副主任刘才林说。记者 帅弋 黄菊
乡村旅游+特色农业 梁山县亮出旅游新名片
永寿加强督查助力行政效能提升
3月全市 一手住宅成交环比量涨价跌
我市出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保定建行易县支行开展防抢劫及消防演练
人勤春来早 奋蹄写秋实
南阳市社区文化展板等随处可见,居民楼院观摩评比不断
站前区总工会举办工资集体协商观摩会
绵阳市2017年度“道德的力量”颁奖典礼举行
肥乡区旧店乡贫困户资金入股喜获分红
廖炎秋:确保“2018衡州经济发展论坛”有序开展
白云区:为101户微企 兑现税收贡献激励金
省残运会暨特奥会闭幕 宜宾代表团勇夺45金
宣城运管局赴蚌交流汽修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青岛日报评论:把思想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写在解放思想大讨论转入寻找差距交流研讨实践转化阶段之际
上半年一万三千余人实现就业
电视问政之后突出抓好整改
[新都区]四川省2017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新都区举行
阆中扶移局纪检组:工作中坚持“四要四不要”
海南公安机关打掉“菜霸”、“砂霸”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