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参会的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348件,日前交付有关组织、机关办理。记者查阅发现,在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2018年10件重点代表建议中,有3件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充分发挥代表职能作用,助力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奏响强农惠农富农“好声音”,成为代表们的共识。
孙乐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今年重点督办建议之一。“凤城的板栗、蚕蛹,东港的大米、梭子蟹、大黄蚬,宽甸的山参……提到丹东,外地游客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蜚声国内外的优质农产品。”孙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地特色农业资源和食品工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制定和实施积极的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扶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不仅让农民得了实惠,也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产业兴,百业兴。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产业兴旺是重点。”孙乐等代表认为,各级政府要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龙头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市场服务、鼓励品牌创建,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通过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农业“巨人”企业,推进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型,推动丹东农业变革升级,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代表有呼声,政府有行动。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品牌、增效益,趟出了一条由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以宽甸为例,过去几年,中药材、食用菌、淡水鱼、畜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规模跃居全省前列,标准化生态养殖成效显著,鸭绿江淡水鱼成功打入北京大型超市。同时,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日渐增强,重点农事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其中峪程菌业、正奥食品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户4.5万户脱贫增收。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化和城镇化两大支撑。今年起,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更有特色、更加高效的现代农业集聚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记者 金龙
“救助管理站开放日”诚邀您来参加
花山区开展系列活动助力中国文化馆年会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一批网络文化市场典型案件
电影《灵魂的救赎》后期制作在罗浮山影视基地进行
市消防支队“四微”进校园
抓住“牛鼻子” 趟出新路子——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战略添柴加火
同升湖社区未成年人实践活动之“实验室开放日”
吴群刚出席“感动南充2017”揭晓典礼
第二批省大气污染专项督察结束
王立伟会见山西文旅集团董事长王文保一行
我省开展查处违法排污百日行动重点查处四类违法问题
小区组织活动不应扰民
应对污染天气 本市开展扬尘污染道路检查工作
邵阳赵秀竹入选“湖南好人”8月榜单
南京22日正式入梅 下周可能要泡在雨里了
我市推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成效显著
推动上海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作为 市纪委市监察委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杨懿文到涟源调研脱贫攻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提高质量和效益
“健康讲堂”走进百姓身边还免费为百姓测量了血压
我市三家单位入选首批 “安徽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