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照亮居民生活

老式的电表、泛黄的电费发票本,这些有着时光印记的老物件,瞬间将记忆拉进时光隧道,让何克文的思绪回到19年前。
今年56岁的何克文,1982年进入宿县地区供电局工作,成为一名线路工人,1999年转到抄表班,如今是国网宿州供电公司抄表班班长。作为供电部门的一位“老人”,他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宿州电业的发展和居民用电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提倡节约用电、安全用电、计划用电,居民家庭照明多是15瓦的白炽灯,而且几户共用一块电表,电表的电流量只有2.5安到5安,线路长、用户多,难以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平均每户每月用电量只有10来度,每月电费不超过10元。“那时候家庭收入低,每度电0.18元左右,很多居民都不舍得用。”何克文说,电压低,供电可靠性差,居民的用电质量整体不高。
2000年以后,日光灯代替白炽灯,电视、冰箱、电饭锅等家用电器陆续进入居民家庭,居民用电量也发生变化,平均每月用电在七八十度左右,多的能达到100度。
2010年以后,何克文家盖起新房,也像多数居民家庭一样渐渐添置了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国网宿州供电公司的电网基础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公用变压器增多。上世纪90年代,装表用户有2万余户;本世纪初,增加到4万余户;目前,已达到25万户左右,逐步实现“一户一表”,大功率的智能表走进百姓家庭。
何克文说:“这些年来,居民家用电器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不像以前那么‘不舍得’用电了。”他感慨,抄表工作也从入户手抄变成远程采集,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就能轻松获取用户的电量数据。
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不断增强,居民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据统计,2017年,宿州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达24.29亿千瓦时,较2007年增加了17.8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4.15%;2018年,预计居民用电量可达27.33亿千瓦时,较2008年增加19.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
春江水暖鸭先知。改革开放的春风强劲了宿州电网,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质的变化。
“30多年前,家里用电的除了白炽灯,就是一台黄山牌摇头电风扇,灯泡多是15瓦的,到了夏天只有热得受不住了才会开风扇,一个月的电费也不超过10块钱。”72岁的王保国(化名)是宿州老矿机厂的一名退休员工,他说,那时每个人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全家凑了158元买了台电风扇,但是为了省电费基本不舍得用。
随着工资水平的逐渐提高,1986年,王保国家添了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2000年又换了台彩电,2010年购置了洗衣机、空调,家用电器基本齐全了。“现在每月电量平均在八九十度,节俭惯了,空调只有天气最冷最热的时候开,高峰时每月电量在200度左右。”王保国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发展了,供电能力增强了,停电次数越来越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了。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从昏黄闪烁的灯光到万家灯火,何克文感叹,改革开放,让沧海变桑田,供电部门不断增长的电量数据的背后,呈现的是电力快马加鞭的发展态势和人们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文/记者 欧雪 图/特约摄影 马勇

永兴县稀贵金属回收新工艺获国家推荐
重庆拒绝公积金贷款的楼盘可能暂缓预售
无棣县:无棣县食品安全工作受市督查组好评
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将联动调整
身边的好人 她让“三合一”家庭 相亲相爱如一家——记“四川好人”候选人汉源县富乡乡富厚村村民姜兰珍
“万家灯火”照亮居民生活
经开区大气办扎实开展大气巡查工作
三水区委常委(扩大)会议部署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汉服与西服夏至共舞 世界文化交流在成都“升温”
凤岗镇七家人工泳池检测结果均合格
武汉严打涉水犯罪护“一江清水” 3个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1人
邢国辉强调: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为开创新时代全市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我们十八岁啦!常平中学举行千人成人仪式
南陵县对非法电鱼者责罚放流鱼苗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主席会议召开
关于填报2018年北海市各中学毕业生相关信息的通知
防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应早检查早治疗
市人大常委会理论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郴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永兴县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进行专项核查工作
露天停车场成了垃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