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让宋文化插上翅膀——访著名朗诵艺术家于同云


袁洋 摄
2月4日下午,在2018第四届中国诗歌春晚开封会场,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于同云一登台亮相,便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掌声,成为整台晚会一大亮点。满头的银丝,非凡的风度,磁性的嗓音,爽朗的笑声……这是我国朗诵艺术家留给观众的印象。
“我的故乡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经是北宋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宋词的发祥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开封着力实施‘文化+’战略大的历史背景下,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成功举办这样一台高规格、高品位的演出,为发扬光大宋词文化和朗诵艺术作出了贡献,可喜可贺!”在诗歌春晚演出现场,于同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于同云是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朗诵协会会长,话剧界最高奖“金狮奖”获得者,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河南省“文化表演奖”获得者。他对回到故乡参加这场盛会感到荣幸和欣喜。于同云说,目前,人民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对精神生活有更高需求,诵读经典诗文成了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开封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中国诗歌学会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诗歌春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非常乐意参加这次活动。谈到朗诵艺术时,他告诉记者,无论朗诵任何一首诗,最主要的是首先要弄清楚你是谁,朗诵的是什么。弄清楚这些,朗诵者就会用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像对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叙述自己内心的话一样娓娓道来,就很容易打动人心。这样的感染力不是来自朗诵的外壳,而是自发自肺腑的心声。他强调,朗诵者必须充分理解所朗诵诗文写作的历史背景,作者所表达的内心感受,在明了这些问题之后,朗诵者还要完成角色转换,由朗诵者变为诗文的作者,即“我即是他(她)”,抛却朗诵的“壳”,朗诵出作者思想的“核”,才能够真正传递出作者的思想和内心感受。
一说起故乡开封,于同云眼里就闪烁着动情的亮光,他熟悉的大街小巷如今变美了,他的内心对家乡的眷恋更加强烈了。他祝愿家乡越变越美丽,大宋文化越传播越广泛,不但让全国人民了解宋文化,也让世界人民对宋文化产生兴趣。
(全媒体记者 田宏杰)

阜阳市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
5月中下旬可确定入住名单
假冒出租车运营最高罚3万元
经开区工会迎接全国工会系统第十次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交叉检查
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市交办第三十批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线索
朗诵让宋文化插上翅膀——访著名朗诵艺术家于同云
职工最低每人每年少缴208元
嘉兴人,秋天最好吃的水果,照着这张图挑就行
苏州惊现价值3万的“布加迪威龙” 究竟怎么回事?
全市师德报告团走进淄博十七中
2018年宁波市网超联赛昨开赛
侨区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我县举行4月份“县委书记公开大接访”活动
多场高峰论坛与峰会凝聚智慧结晶 为物联网产业酝酿"井喷"爆发力
湘潭县:项目大比拼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预计未来一个月深圳雨雾多发 雷暴将增多!
楸树还是梓树?文庙三棵古树的挂牌引来市民较真
我市189家企业入选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社会的尊重让我们倍感欣慰”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