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383个项目入选


  据新华网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包括德州扒鸡、东阿阿胶、宜兴紫砂陶、景泰蓝制作技艺在内的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涵盖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
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正式发布,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
记者获悉,此次公布的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重点考虑了面广量大,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同时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项目倾斜。
非遗传承关键在于传承人的培养。201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80余所高校先后参与,迄今已培训非遗传承人群1.8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全国覆盖5.6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批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在新疆哈密、青海果洛、贵州雷山、湖南湘西等传统工艺集中地区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引入设计、研究等专业力量,帮助当地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培养人才队伍,推动形成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产品和品牌。随着面向传统工艺的专题展会和网络销售平台日渐增多,传承人收入增加,传承热情高涨,传承队伍逐步扩大。尤其是面向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开展的振兴工作,为就业增收、精准扶贫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抓手,加大对列入项目,尤其是贫困地区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督促各地对列入项目着手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凤凰小学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市领导巡查责任路段
宁德市医院东侨院区增设感染科门诊
邯郸市食药监局代表队在市直机关第十七届羽毛球比赛中荣获佳绩
土右旗审计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荣获佳绩
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383个项目入选
长沙火车南站地区举行保洁技能比武
植树增绿 近200棵绿植扮靓凤城二路新贯通路段
大连市航运和物流发展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让面对面交流成为网络提速降费推进器
铜梁大庙镇:养老服务站开放 社区老人乐开怀
站成靓丽风景线
"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通过 未来三年宁波这么干
牛!宿迁多家单位受到省级通报表扬
聚焦问题 精准整改——魏县召开精准脱贫“六查”工作回头看动员会
尊重民主监督深化提案办理 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五一小长假 阜城主要客运交通发送旅客18万人次
上海市稀土协会召开“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稀土行业带来的影响”研讨会
学生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中预申请工作启动
市住建局——并联审批“就近办”符合法规“马上办”受理审批“公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