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阳谷县寿张镇大雷村并没有传统过年的热闹。2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村里,只见一些人家铁将军把门,一问才知,他们到村头的“扶贫大棚”里干活去了。
深冬时节,寒风呼啸。“扶贫大棚”里却热气腾腾、春意盎然。种植户们正忙碌着采摘新鲜蔬菜,密封包装,供应节日的餐桌。“马上就要种早春西红柿、黄瓜了,俺们的心思全放在大棚里了。”“先把这茬西葫芦的钱挣到手,再想着过年。”大家有说有笑,干劲十足。
2017年,大雷村利用中央财政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7座,占地面积30余亩。项目以资产收益的形式对外租赁,承包方每年拿出总投资额的8%交给镇政府,镇政府用这些资金点对点地帮扶贫困户。这些大棚被村民称为“扶贫大棚”。
“大棚建设标准高,基础设施好。如果是自建5亩大棚,少说也得投资15万元。俺租这两个大棚总共花了2万多元,真是‘无本生利’。”大雷村村民黄爱玲率先承包了5亩大棚,春种西红柿、黄瓜,秋种西葫芦、芸豆。记者采访时看到,“扶贫大棚”边停了几辆货车,一些外地客商直接到地头收购蔬菜。村里合作社的“土专家”们也走进大棚,手把手对他们进行指导。
据大雷村党支部书记雷吉全介绍,早在20年前,县里大力推广大棚建设,想方设法发展设施农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可是村里人大都思想保守,没几个人能接受,就只有黄爱玲肯种。“当时我也不了解,就到处打听,听一个老乡说,种大棚好,就种了,没想到一直坚持到现在,几乎成了‘半个专家’。”黄爱玲边说边忙活着,一脸幸福的表情,“你看!现在的生活多好,虽然累一些,但高兴啊!”
“建设1座面积2.7亩的温室大棚,按年产蔬菜5.4万斤,平均每斤2元计算,年产值为10.8万元,去除生产成本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雷吉全给记者细细算了一笔账。现如今,村里有劳动能力、致富愿望的农户,都愿意承包大棚,在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悉心服务下,通常两年就能走上致富路。“扶贫大棚”还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系统,这也给种植户丰产丰收吃下“定心丸”。
从无人问津到纷纷抢租,大雷村蔬菜产业演绎精彩蝶变。靠着科学种植的手段、劳动致富的观念,现在的大雷村,正一步步走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上。“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繁荣村庄会呈现在村民面前!”大家憧憬着未来,大棚里传来一阵阵朗朗的笑声。
□记者 钟 伟 通讯员 汪林林
两加油站被怀疑加油机计量有“猫腻”市质监局突击检查
峨眉山市大西南茶叶协会召开年会共谋“千亿”茶业发展大计
我市8037座农厕改造100%开工
医疗美容项目依法备案管理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衢州试点启动
“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两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昆明共享单车管理细则征求意见 四大区域禁停
全市贫困人口产业就业情况普查顺利推进
南宋石刻被涂成庙会风 文物经不起如此折腾
“520”男子上交友平台约会美女 发了“表白红包”被拉黑
东莞多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宣传活动 全民参与 荡涤黑恶
2017年度“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名单 株洲醴陵市检察院上榜
帮扶助贫 鱼水情深
立交桥下消隐患——综合支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安全生产月”活动
承德市出好“组合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重庆与世界嘉年华双扶项目正式启动 贫困大学生可以免费做店主
昆明开展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大讨论活动
潮州举办自然灾害突发舆情应对工作培训班
观象台社区开展“法治暑假”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