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产业迎来“花样年华”


  新华社上海6月21日电题:中国纪录片产业迎来“花样年华”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任垚媞、黄扬
2017年全年共有12部中外纪录片在中国国内院线上映;其中7部国产纪录片累计票房占绝对优势,为纪录片总票房的98%,逾2亿元人民币。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纪录片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新鲜动力”被列为2017年中国电影“十大现象”之一。报告主笔人之一刘嘉介绍,抗战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一马当先,创造了1.7亿元票房,加之《地球:神奇的一天》等也表现不俗,这进一步激发了国产纪录片市场的活力和纪录片从业者的积极性。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一批全新纪录片项目公布进展。画质将高达8k分辨率的系列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在上海开机。为互联网观众定制的美食系列纪录片《风味人间》发布预告片。
专家分析,继《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天梯》《二十二》等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后,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之路迎来“花样年华”。
刘嘉说,因国产动画片供给乏力而留下的消费缺口,在2017年通过增加纪录片的放映,得到了一定程度弥补,纪录片已经从“冷门”变成“大热门”。
上海一直是中国纪录片生产、发行、放映的重镇。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均保持着生产纪录片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民营制作方也积极进入该领域,网络平台更是在投入制作播出上迈出新步伐。
电影节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化传播”成为不少纪录片工作者热议的话题。据介绍,《海派百工》在沪开拍后,首批至少有60个非遗项目将被摄制成系列纪录片。
“拍出高品质的纪录片,这是一件精耕细作的手艺活。”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华凌磊说。在开拍《海派百工》前,该团队已摄制完成4k画质的纪录片《璀璨薪火》,在网络平台播出受到欢迎。
腾讯视频和企鹅影视已坚持多年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发布最新纪录片项目。2017年起,腾讯平台进一步提出把纪录片的制作播出,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结合起来。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上海向媒体介绍,通过与腾讯平台合作,他执导团队最新制作的美食系列纪录片《风味人间》计划于年内播出。他认为,无论是“舌尖”还是“风味”,如何提升影视内容的“信、达、雅”,是做好纪录片的关键点。
专家分析,当下中国纪录片的选题既有“风花雪月”,也注重现实题材,且不同题材均受到各年龄层观众喜爱。比如,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聚焦盲人旅行感受的中国纪录片《盲行者》,将与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国作品共同角逐金爵奖最佳纪录片。

以“邮”为媒 开启传播廉政文化新途径
我市金融机构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日”活动
相约旅游日 拥抱大自然 红杨镇主题户外活动火热开展
上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
人和立交改造施工 明起多条公交线路停靠站点有变
中国纪录片产业迎来“花样年华”
市税收协同共治平台项目在市地税局启动开发
南沙首个“劳动者港湾”成立 为户外工作者“充电”
二道江工商局让“个变企”做大做强
市领导赴陈村水库协调防汛工作
【点播】“2018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今天在舟山开幕
“放心肉”出炉记
深圳交警福田大队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
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云南全省首个乡镇博物馆曲靖开馆
崇政办发(2018)40号:崇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崇左市建设B2B跨境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安乡出口洲中学:教育提升 教研先行
我市最大立交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封开县:借省运会契机升级场馆完善设施
1-2月广元鲜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