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评审专家组莅临许昌市襄城县考察调研


7月5日至6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评审组一行莅临许昌市襄城县,考察襄城县“千年古县”申报工作。河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司新鲜处长,许昌市民政局桂勇翔局长陪同调研。
襄城县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上古时,黄帝部落活动于此。《史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庄子》载,黄帝与方明等七位圣贤,迷途于襄城之野,问道于牧马小童。现存于乾明寺明代砖雕照壁上镌刻的“黄帝采铜图 ”和“七圣迷径图”,印证了黄帝在首山活动的历史记载。
春秋时名“氾”,称“氾邑”。公元前636年,周襄王避叔带难居此地。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氾”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地,故取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襄城设县。之后,除王莽新朝时期(9——23年)短暂将“襄城”改为“相城”外,“襄城”历代名称不变,沿用至今。从春秋“氾邑”之称算起,襄城县有名称记载历史距今已近3000年。
曹操曾说:“汝颍固多奇士。”历史上,襄城涌现出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学、教育、医学等方面的杰出人物。有为西周王朝建立和巩固立下不朽功勋的“周八士”,成就了郑庄公“掘地见母”千古佳话的郑国大夫、颍谷封人颍考叔,东汉末叶清流领袖、“天下模楷”李膺,被称为西晋“二十四友”之一的西晋文学家杜育,北宋著名医学家初虞世,编成《唐音》十五卷的元代唐诗专家杨士弘,编著脉学名著《诊家枢要》的元末明初医学家滑寿,曾创丘田法绘“丘田图”、名噪朝野的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画家黄甲云,世称“中州八先生”的清代文学家、教育家李来章,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抗日名将朱毅先,领导发动了震撼日本列岛的“花冈暴动”耿谆等。留下了紫云书院、乾明寺、五岳庙、古城墙、文庙、明清古街、毛主席视察纪念馆等优美地理人文景观。
专家组首先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申报资料。与会人员观看了“千年流韵 古县襄城”专题片,听取了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关于申报“千年古县”的工作汇报。随后,专家组一行先后来到毛主席视察纪念馆、襄城县文博馆、古城墙、明清古街、文庙、乾明寺等地,实地考察地名历史文物古迹和遗址,详细了解襄城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情况。
专家组一行对襄城县申报“千年古县“的准备工作和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襄城独特的“古县”条件和风格。专家组指出,“千年古县”是中国的“驰名商标”,更是走向世界的“响亮名片”。古县所产生的世人聚焦的平台效应、遗产保护的自觉效应、旅游崛起的带动效应、城市建管的魅力效应、文化发展的创意效应、市民素养的提升效应、对外开放的立体效应、品牌打造的叠加效应,以及经济发展的跨越效应,将极大提升其文化号召力和形象传播力。希望襄城县进一步完善申报资料,打造独具特色的古县地名文化,在今年参与申报的全国30多个县中脱颖而出。

南岳机场计划新增直达9个城市的航班
庆丰收 迎国庆
中东电商独角兽"浙商造" 去年卖了17亿元浙货
汉源县召开2018年冬季蓝天保卫战工作推进会
吉安市9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 总投资367.7亿元
千年古县评审专家组莅临许昌市襄城县考察调研
雨水多了 小心皮肤过敏
市领导到乐平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落实工作
物业“饿肚”义务施工8小时 居民自发送盒饭
第十届陆家嘴论坛14日在沪开幕
离车不拔钥匙 盗贼有机可乘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和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召开
“35条”广引民间资本“活水”
今秋红叶观赏期到来 出游价格有所不同
1-8月厦门市文化产品出口劲增31.4% 美国、欧盟和香港为主要出口市场
我市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
秀洲区执法再发力 质量再提升 基础再夯实
嘉善法院召开推广应用浙江移动微法院新闻发布会
照顾四个无血缘关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