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苏州市将打造16.11万亩养殖池塘

  记者从市农委昨天(1月23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全市计划总投资24亿元,到2020年,对16.11万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全力打造沿太湖、阳澄湖现代渔业生态示范园区,建成一批生态养殖示范区、循环种养试验区、融合发展先进区,努力让苏州率先成为全国生态渔业发展标杆。
“百万亩特色水产”是全市农业“四个百万亩”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市紧抓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契机,通过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先后建成了1个国家级农业(渔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4个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生产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形态进一步优化,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渔业已成为全市农业种养业中较具发展活力的优势产业,农民得益较多的致富产业。
池塘养殖是我市水产养殖的主体,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3.69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45.52万亩,现有标准化养殖池塘10.36万亩。我市已逐步形成了沿太湖、阳澄湖周边地区以河蟹、青虾为主导养殖品种的两大池塘养殖集中区。为进一步推动渔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契合,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产业自身功能定位相匹配,市政府日前出台了《苏州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意见》。
根据该《实施意见》,全市计划到2020年,对全市16.11万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其中,2019年底前,太湖沿岸三公里内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6.84万亩,无法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的,全面推进清理清退,实现退塘还湖或退塘还田;阳澄湖周边地区2017年至2018年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2.16万亩,无法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的,加快推进整治。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以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为核心,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为发展主线,按照生产与生态、质量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全面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我市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生态、资源、产业、富民统筹协调的苏州现代渔业新格局。
昨天,市农委渔业处处长谭建林表示,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产量的不同,改造后的养殖池塘,将按占养殖区域面积8%至20%比例进行净化区配置。净化区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水处理技术,对养殖尾水进行集中、分级净化处理。与此同时,生活区、管理区、尾水净化区及道路两侧等合适区域,将按照“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绿化要求,提倡种植乡土树种和花卉,打造苏州美丽渔业风光。
《实施意见》要求,强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属地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职责,加大维护投入,保障建成的标准化养殖池塘、管理用房等生产设施的后续维护以及净化区正常运行维护。记者了解到,养殖过程中,将每月对渔区功能区水质进行监测,水源地、养殖池塘、净化区至少设置一个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点位。养殖尾水经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减少排放量,必须排放的养殖尾水经过净化,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

市民专享低折机票 “提前购”机票优惠桂林航空花样庆生“两周岁”
何世恰会见广西北部湾银行客人
关于“小散乱污”冶炼企业整改
市园林局温馨提示
广府庙会首试青年喜剧节 荟萃南北“笑林高手”
到2020年苏州市将打造16.11万亩养殖池塘
周仲明主持召开市委十四届三十六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视察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湖南省模范共产党员肖大恒: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我市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
衡水市组织部长会议召开
大足:开创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新局面
道县全面开展无证无照餐饮经营专项治理工作
副省长霍金花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调研
中科院专家“把脉”玉环甲壳素产业
金坛东城街道:职工线上提要求 工会线下马上办
皓月当空万家团圆 盛世如歌千里婵娟
雄鹰振翅入云端——国家科技进步奖花落多氟多背后的故事
前4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总收入530.4亿元 增长13.7%
葛建荣深入凤凰湖社区督查调研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