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安全生产共治共享现场会


 
7月16日,温州市安全生产共治共享现场会在瓯海召开,全市安监系统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瓯海共享安全新模式,学习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运作经验。当天下午,瑞安市安监局、瓯海区安监局分别作安全生产新模式的经验介绍,各县(市、区)、省级产业集聚区安监局在会上交流发言。
瓯海:推出共享安全新模式
搭建平台,实现社会与企业间共育安全人才等
专家为传统产业安全生产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现场会分为德赛集团有限公司和鑫盛环保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两个会场。
观摩团一行先来到瓯海区德赛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德赛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与运行管理状况;在鑫盛环保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观摩团了解该公司在瓯海区中介服务12350模式中开展中介服务的经验做法。
据悉,瓯海区企业有着低小散的产业特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对匮乏、安全技术推广相对缓慢滞后。为推行安全生产行业共治、打造共享安全工作模式,从2016年开始,瓯海区安监局、工商联联合各行业协会创新安监工作社会化服务,推出共享安全新模式。
“我们动员了21个重点行业协会(商会)、2742家会员单位,搭建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实现社会与企业之间共育安全人才、共学安全标杆、共享安全信息、共辨安全风险、共推安全技术、共除安全隐患。”瓯海区安监局局长陈宏说,在共育安全人才方面,该区已有14个行业协会共聘请109名专家,组建行业安全生产专家队伍,为传统产业安全生产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此外,瓯海区还率全市之先出台中介机构网格化服务1+3文件,以安监云为载体,通过网格划分、资质审查、服务评价、资金管控、记分管理、职责捆绑、平台交流等实现服务全过程痕迹化管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瑞安:试点安全生产互助管理
企业互查互学互助,相互学经验查隐患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据瑞安市安监局不完全统计,瑞安市市场主体达13.4万家,仅生产性生产经营单位就逾2万家。但产业结构相对低小散,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隐患众多,而安监人员力量薄弱,这都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难题。
2015年初,瑞安市几位老安监干部提出“安全生产互助管理”新思路,企业间通过互查、互学、互助,相互汲取管理经验、相互排查事故隐患,走出一条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目前,瑞安市已成立云周、莘塍等镇街和瑞安全市危化品企业等13大联盟,覆盖企业达600余家,互查互改各类安全隐患或问题近5000项,轮训人员2000余人次。试点以来,各参盟企业均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去年7月,华邦印染产业有限公司加入了瑞安市印染行业(南滨)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在该联盟没成立前,各印染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相对薄弱,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自觉性不够,通常都是等着上级单位来检查。”华邦印染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进说,该联盟的成立实现企业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实现企业间安全管理资源的共享互补和比学赶超,也让他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探索更有信心和动力。
我市鼓励各地积极搭建本地安全生产共治共享平台
建立一批互助管理联盟、发挥一批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树立一批标杆(示范)企业、培育规范一批服务机构
打造安全生产共治共享新模式是2018年全市社会体制改革重点项目。记者从现场会上获悉,未来我市将建立一批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发挥一批行业协会(商会)安全生产作用、树立一批安全生产标杆(示范)企业、培育规范一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打造安全生产共治共享新模式,着力破解安全生产“企业不会管、基层管不好”难题。
市安监局局长贾焕翔说,将鼓励各地积极搭建本地安全生产共治共享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对等,为企业提供更多便捷途径、更多可选方案。“充分对接与借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与全科网格建设,利用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试点契机,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打造安全生产共治共享新模式。”(记者 谢宾祥)

扬州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 资增速列省第一
2017贵阳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攻防演练观摩总结大会举行陈晏倪光南郑建华讲话郝叶力点评
动漫与陶瓷牵手亮相瓷博会令人期待
市审计局春节前夕为帮扶村送健康送温暖送文化
景德镇古城路段“白改黑”工程已顺利完工
我市举行安全生产共治共享现场会
天气丨湖南晴天登场大雾来扰 气温逐步回升
庐江县召开引江济淮工程推进会
李亚莲出席市工商联(总商会)六届四次执委会议并讲话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5月21日17时发布的晚间天气预报
我省电子健康卡正式启用
辉县市城区及环线道路保洁市场化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淮安警方破获一起跨国网络赌博案 涉案金额5亿元
新田县足球协会正式成立
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 全力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绍兴举办道路客运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盐田区中英街:改革新征程再出发
公安局:部署开展见义勇为“宣传周”活动
本月起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首站救护培训联合督导进高校, 助推“健康绍兴”建设再创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