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建议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区域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中集团公司平均寿命为7到8年,中小企业只有2.9年。企业生命周期较短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家普遍缺乏胸怀和远见,缺乏转型升级和改革意识。企业家的成长发展需要企业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要认真研究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高素质为目标,以创新机制为保证,以深化交流为手段,加大企业家帮扶培养力度,加快造就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一、抓好企业家培训提升
  教育是对企业最有效益的投资,培训是对企业最有力度的支持,知识是对企业最有价值的礼物。
  1、坚持科学规划,加强企业家培训顶层设计。山东省恒台县实施“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将“企业接班人、崭露头角的创业者、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高管”纳入后备人才库。通过请进来传授、送出去培养、安排岗位锻炼、举行人才比武等措施,不断提高后备人才的知识层次、管理能力。江苏省丹阳市重点选拔三类对象:一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接班人;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崭露头角的创业者;三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推荐选拔确定了120名“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从人才基金中专门划拨100万元,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现代化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努力为他们创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企业运作模式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把握市场的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一批“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接过了父辈的帅印。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实施了“四个一批”工程,即:打造一批“商界精英”。以优先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以培育国内外知名企业为目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特殊政策激励,培养造就一批擅长国际化经营管理、善于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领导大公司大集团、国内外知名的领军型企业家。培养一批“明日之星”。以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为重点,以打造行业领先企业为目标,通过精心培育和实践锻炼,培养造就一批善于驾驭市场、经营业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成长型中青年企业家。扶持一批“创业能人”。以高科技、高成长性中小型和初创型企业为重点,以培养专、精、特、新企业为目标,通过创业指导和政策支持,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创业型企业家。聚集一批职业经理人。以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规范化为目标,通过组织选拔和市场配置,加快聚集一批职业道德好、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经营业绩优的职业经理人。当前,我市企业家青黄不接问题也十分突出。建议市委、市政府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将企业家培训工作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制订《企业家培训规划》。通过调研摸底,根据企业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培养内容,系统性开展企业家轮训,力争三到五年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创新创业企业家。
  2、坚持请进来讲,加强企业家培训平台建设。江苏省丹阳市让企业家成长有平台,组建了“丹阳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吸收纳税五十强企业负责人、“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外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定期举办财富论坛、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每个季度专门聘请国内经济学教授、知名专家等开设讲座。建议市委、市政府邀请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及专业培训机构,到我市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现场咨询会等,以思想政治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管理、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等为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
  3、坚持送出去学,拓宽企业家培训学习渠道。山东省沂水县鼓励企业家进修培训,参加各类经济管理学历教育班,进行读研、读emba课程教育,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对取得结业证书的,按企业类型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学费补贴。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产业特点、企业家需求,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家到发达地区、知名企业考察交流,实地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和现代管理模式,进一步开阔眼界、思路、胸襟,努力提高我市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深化企业家间合作交流
  1、打造产业性和区域性企业家联盟。加强各类商会、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建设,赋予协会组织一定的行业服务、管理、协调、监督职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同行业企业家相知相识、交流学习、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2、加大企业家间交流力度。山东省桓台县依托企业家协会和企业联合会,举办“企业家论坛”和“经济沙龙”,邀请县外知名企业家、组织县内优秀企业家搞好交流研讨,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分享管理经验、交流思想、科学研判,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正能量。建议分层次、分行业组织企业家开展经常性论坛、沙龙、联谊等交流活动,通过主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共同分析发展动向,探索应对风险、推动发展的对策举措,进一步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3、加大校企共建力度。江苏省丹阳市定期开展“丹阳企业家高校求知行”活动,与高校、党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合作,成立32所高校人才引进基地,建立全国性的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就企业普遍关心或急需解决的课题,每年选择一所高校举办研修班,组织企业家进行集中培训研修。建议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本地重点企业与同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努力在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含量中把企业做大、把企业家育强。
  三、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
  加快建立、完善、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改善我市企业家队伍素质结构。着力构建职业经理人咨询服务和流动平台,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公开招聘为路径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和后备企业家人才库。探讨推行“政府统筹引进,企业有偿使用”人才政策,鼓励企业采取项目聘用、技术合作、管理入股、管理咨询、兼职等方式引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打破家族式管理,让更多优秀职业经理人走上管理岗位。
  四、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
  建立企业家综合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实行从物质到精神、从自身到家庭的全方位激励。
  1、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建立企业家信息数据库,研究制订企业家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对企业家实行星级管理,形成以经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和社会贡献等要素构成的企业家考核评价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经营者”评选活动,并在全市通报表彰。
  2、提高待遇,参政议政。每年从讲政治、讲法治、讲诚信,重人才、重创新、重责任,业绩好、贡献大的企业家中,确定一批“优秀企业家”,每次不超过50人,实行动态管理。“优秀企业家”参加市、县党委、政府年度考核评议工作,参加市、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荐会议,参加市、县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等重要会议。
  3、落实政策,环境留人。对优秀企业家,通过设立相应奖项、优先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和模范先进等,进行表彰激励;对引进的企业家人才,在住房、医疗、家属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对优秀企业家所在企业予以政策性扶持,在减免税收、优惠补贴、审批申报事项上予以优先考虑;加大对优秀企业家推动企业发展突出事迹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宣传其创新精神和社会贡献,真正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回报、生活上有待遇、精神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冀州区委研究室刘洪利)
齐齐哈尔第11届摩登舞、拉丁舞公开赛举行
河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 唐山1558名运动员参赛(图)
首个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在沪成立
我市举行国防安全形势专题报告会
学习王辉先进事迹座谈会举行
关于加强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建议
卢龙县五一小长假市场火爆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贯彻省“两会”精神
潼关对脱贫攻坚“四支队伍”进行专题培训
金安经济开发区倾力抓好工业经济
洮南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
海陵岛试验区:石塘村珍珠马蹄种植户忙插秧
苏州一小伙骑车摔一跤失去一个肾
教育部来长沙调研
2018年宁波校园足球联赛落幕 看足球小将们问鼎赛场
“抬杠”11次 苏州“00后”小将上演“绝杀一跳”
衡水好市民雨后掀开井盖排水 自愿坚守充当安全引导员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中国有话要说!
重拳出击!我市多措并举治理校外培训乱像
走基层,送温暖,夹江县旅游局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