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泉
郎小珍在制作花灯。本报记者 李剑锋 摄
在沁水县窦庄村,腊月天里已经有了年味儿,村子里早早就搭起了灯架,只等着过完小年就把花灯高高挂。
窦庄挂的花灯有些来头,全部都是本村人一盏一盏手工做出来的。窦庄人正月赏灯的习俗源远流长,自制花灯有500年以上历史,远近闻名。花灯挂起,附近村镇的百姓都会慕名前来观赏。今年窦庄更是大张旗鼓动员全村百姓家家户户做花灯,特别是村里的老艺人,更不愿这些宫廷中流传出来的花灯技艺失传,盼着儿孙们一代一代将制灯技艺传下去。
制作花灯的工序较为复杂,一盏完整的花灯至少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以前的花灯都是竹签做灯架,如今为了环保节俭,窦庄人将竹签换成了焊铁架,便于以后重复利用。75岁的李明昌从十几岁开始做灯架,设计花灯他最拿手,工工整整的设计图画在地上,焊工们做得毫厘不差。
68岁的郎小珍是村里的做灯能手,只要是她见过的花,都能通过灵巧的双手做成灯上的纸花,菊花、牡丹、莲花、月季、水仙…郎小珍做过的花灯不计其数,仅是菊花灯一种,就能分出山菊、捻线菊等样式。把玻璃纸裁成一样大小,沁在清水中湿透控干后,再浸染料晕染成过渡色,烤干后平铺,用线固定在拉花板上。郎小珍手中的拉花板有上百年历史,是从祖辈人手中传下来的宝贝。在拉花板上缠线是个功夫活儿,间隙需得一致,不然压出的花瓣不匀称。绑好了花瓣拿压板压紧实,解线后吹开,两头一拧。分别粘在木棍做成的花柱上,加上彩纸剪出的绿叶相称,一朵栩栩如生的纸花就诞生了。
今年,窦庄人精心制作的花灯被选中参加我市“一户一花灯欢乐度新春”手工花灯展览活动,目前正在市文体宫广场展出。300盏各式花灯在灯架上灵动飘逸,窦庄人给了他们生命。一盏盏花灯高高挂起,祈盼着平安吉祥,也照亮了外出儿孙们的归家路。
更多视频请关注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
台山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聚焦经济民生法治
颍东区召开扶贫暨农村环境整治第二次现场推进会
揭阳:汇聚爱心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最美荷花照,最火朋友圈"赛果揭晓,10位市民获奖
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
【晋城年俗】花灯高挂祈盼平安吉祥
连平成立鹰嘴蜜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促进鹰嘴蜜桃产业长远稳定发展
打造一所“让家长放心”的幼儿园
武宁县市监局石门楼分局扎实开展祭祀用塑料花专项整治行动
我市将高标准建设鉴湖国家湿地公园
[双创双修]高新区城管:真抓、严管出新貌
开封市(祥符区)国土资源和村镇规划所揭牌仪式举行
孝源街道:一张“廉政图”筑牢防护网
“被停电”终解决 市场方作解释
端午节四川主要景区出行指南奉上 请收好!
四部委:严厉打击向在校生非法发放贷款
【太行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市中区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郑志晓一行深入九原区调研
殷昭举:动真碰硬 真抓实干 全力以赴抓好备查迎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