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事】儿时的春节


我出生于1946年,真正记事已是50年代初,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普遍较苦,所以对过春节的期盼和重视程度极高。因为多数人家只有等到过春节才能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馒头。记得当年农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世人都想过新年,又吃好的又轻闲”;“过大年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贴罢对联放鞭炮,正月十五吃元宵”。其实所谓吃好的无非是过年时能吃几顿饱饭,或偶尔见点荤腥。至于过年享轻闲更是不沾边。年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是刨白土(粉墙)、担煤土(平时烧柴禾,过年时生几天煤火)、杀年猪、磨豆腐、加工细粮。此外,还要砍柏枝、架年火、扫屋子、贴对联等。直到初一五更敬过神、放罢鞭才算忙到了头。
  还记得一件与过年有关的趣事:离我村不到两公里远的深山峡谷中有个叫水塘的小山村,村子四面环山,头上巴掌大块天,每天天亮得迟黑得早,交通极其闭塞,几乎与外界隔绝。全村五户人家,就有两户是单身。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只知晴天雨天,不知几月几号。大约是1957年过大年,那时我十一岁,清楚记得,年三十水塘全村男劳力天不亮就起床,担着山货下河南赶集,置办年货。走出十几公里远,天快亮时突然听到附近村里燃放鞭炮,方才知道那年腊月没三十,年集是赶不成了,只好挑着担子原路返回。因耽误了置办年货,那年春节水塘村没贴对联,没放鞭炮,没吃上大肉饺子。勤劳淳朴的山民对此无怨无悔,仍像往年一样,过了破五,照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个年代农村文化生活滞后,多数村子不通电,什么文艺表演也都看不到,唯独流行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那天水塘人来岭上看红火,有人见了戏言:听说你们白忙活了一年?水塘人回答:没白忙活,又加了一岁。张太

中考成绩揭晓 高分考生花落沧江中学
东莞制造加快造“芯”升级 集成电路产业在莞初具规模
市领导督查固废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宿州市精心做好“讲严立”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动作”
市人社局部署开展行风建设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忆往事】儿时的春节
大气重点污染源“点长”制见成效
弋江区召开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
鸡东县召开防汛工作紧急会议
消夏物资送进福利院 老人们笑了
40名学生被困高速路交警伸援手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
庆元法院巧打“亲情牌”化解十年积案
凤岗多个公园启动升级改造 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市医调中心赴东营区人民医院调研
辉县市百泉镇中心幼儿园工程结果公示
连城七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市委党校举行2018年春季主体班开学典礼 喻志勇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我市乡镇水务站能力建设全面达标
关于《长治市城区附城村城中村改造规划》调整公示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