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光影记忆·镜头里的宁夏变迁】通信篇

  作家木心有诗云: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后来,有了固定电话。思念一个人,要拿出电话卡,走去街角的公共电话亭。随后,有了移动电话,2g时代的我们,享受着短信的私密与亲切。再后来,有了3g、4g,你与我,相见只隔一个屏幕。人们谈天说地不再受时空的制约,畅快淋漓,方便自由。
  这些变化对普通人似乎大而化之了一些,而对于宁夏邮电学校的老校长李梦和来说,这些变化却是宁夏通信发展史上一个个鲜活生动、历历在目的瞬间。
  1958年银川市电话局只有一部100门市内电话的磁石交换机。打电话,要手摇发电。
  1960年1月,全区第一幢邮电大楼在银川落成,开通了第一个自动电话局。到了“二五”末,银川市的电话才基本满足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通话需求,但还没有普及住宅电话。直到80年代,银川为中心通达区内外的邮电通信网络才初步建成。
  之后,宁夏的通信事业进入“快车道”。
  1992年到1996年,电话网完成了从人工到程控化的全面升级,全区电话交换机容量增长了11倍,电话用户达到28.8万户,电话普及率提高到7.28%。
  1996年宁夏公众多媒体信息网开通,拉开了宁夏互联网信息应用业务发展的序幕。
  1997年底,银川卫星地球站建成使用,实现了与全国各省会城市卫星通信联网。至此,宁夏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立体电信传输网络。
  1999年全区基本实现电话“村村通”。
  …… 
  近年来,宁夏的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大数据产业、新型智慧城市方面取得积极进展。62.7%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不见面”办理;中卫西部云基地建成中卫直达北京、太原、西安的网络线路,出口总宽带到1000g;为存储基地和银川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应用高地;智慧银川与中兴公司合作打造一站式审批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应用,形成全国影响力。
  时间和空间,似乎因通信而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个改变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方便、快捷、交互,从现实到虚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2012年7月25日,在银川市兴庆区一小区,中国电信宁夏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做电信光纤入户工作。
2014年1月28日,在中国移动宁夏公司,宁夏首个4g电话打通。
中卫云计算科技产业园区已成为亚马逊等众多企业的数据储存集散地,是中卫近年来转型发展的创新成果。图为云创360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调整处理器设备参数。
2009年3月10日,在银川市兴庆区一小区楼顶,中国移动宁夏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架设3g网络。
2015年9月3日,在银川市国际会展中心,市民们高举手机拍摄中阿博览会主宾国约旦的文艺表演。随着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电话功能成为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终端。
维修工人在维修线路。
1958年使用的磁石式交换机。
60年代至70年代的电信营业所。
70年代的自动转报机房。

台商投资区收听收看省委省政府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问卷调查活动启动
生活有起色 借媒体道声谢
未央区委主要领导督导检查“两路三化”整治工作
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办成事
【六十载光影记忆·镜头里的宁夏变迁】通信篇
淮北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主任会议
江阳区召开项目建设年终流动现场会
安庆市教体系统迅速部署 做好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2018年省会夜经济将于4月15日启幕
中国(临沂)亲子博览会火热进行 观展者开心游购娱
如此祭奠不应该
市国规委再推便民新举措—— 广州市中心六区实行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业务通收通办
市教育局:河南九龙公司为淅川县九重镇范岗学校捐赠仪式成功举办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遏制“六乱”反弹 提升城市形象
集东坡佳句 赋遗爱诗情
万名优秀退休教师将赴农村学校讲学
周口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8年第四次会议召开
我市75家企业参加一期广交会 多数都有新收获
200名选手角逐“垂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