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的井喷式发展,让贵州频频惊艳亮相,有引领潮流之势。贵阳作为全省数据产业的龙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预计在2020年,贵阳将建成中国大数据产业高度聚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中国数谷”,更多的大数据应用将会被陆续开发,来服务实体经济,优化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
技术服务生活,惠及民生,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也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服务民生的融合,应是贵阳大数据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就无以深度挖掘潜力,迸发更大的发展动能。事实上,大数据与服务民生的深度融合,正是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成功之道。2016年,贵阳市“大数据民生”工程上线试运行,平台完成初期42项民生服务接入,涉及教育、人社、卫计、公积金中心、民政、卫计等11个部门,方便快捷功能初显。贵阳市南明“智慧社区”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互通,社区治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和高效化。目前我国80%以上信息数据资源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政府作为数据的主要拥有者、提供方,也是最大的服务者,只有将数据贴近民生、应用民生和服务民生,方能破解“数据多而无效”的瓶颈,回答“数据究竟用于何处”的问题。
2017年8月,贵阳市举行大数据服务民生推进会,进一步推广和展示贵阳市大数据民生工程“筑民生”平台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由此也找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现实的经验和所形成的共识是,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服务民生,前景也在于服务民生,从尝试中找到不足,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也只有对接民生需求,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厚积薄发而不断完善、不断优化、不断创新,以此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形成新的增长点。
成绩依然过去,在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的大背景下,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为巨大。在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下,讲好贵阳故事、谱写贵阳篇章、贡献贵阳力量,坚持民本思维、民生思想和问题导向,以释放红利和惠及民生为目标,在服务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期待民生领域越来越多地用上大数据、善用大数据,让百姓享受科技进步的福祉,享受数字浪潮带来的便捷。(堂吉伟德)
“中国好人”赵彬:商海扬帆德泽乡梓
贵阳市通报2017年12月贵阳空气质量达标率87.1%乌当区第三
我市新增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上大学要避开这些“坑”
刘赐贵在省委组织部干部职工大会上表示坚决拥护和服从中央决定推动海南党建和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快大数据与服务民生的融合
林俊民:电商成就我的创业梦想
上半年西安接待游客 预计达1.14亿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1145亿元 同比增长56%
第二届国际青年创新大会人工智能论坛在坂田举行
兴宁产妇大出血“引爆”全城爱心,市民自发排队献血救命
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
邱县县领导李剑青、石建华、李保起到陈村清真寺开展开斋节慰问活动
送温暖:要精准,也要与时俱进
方利旭带队调研国有企业
我市召开2018年畜牧兽医工作会议
临泉县老集镇“扶贫小挂历”的大功能
江苏省“文明办网”创建活动LOGO征集令 2万元大奖等你来拿
森林防火区严查带鞭炮香纸上山
徐汇区“创业梦之星”迎来五周年,“花式”活动开启新征程
广州市质监局关于对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强检授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