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大教师忆“高岩自杀”:当年学校调查定性非“性侵”
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级本科女生高岩自杀事件,在沉寂20年后再次引起关注。高岩当年的好友发帖称,时任北大副教授沈阳曾对高岩作出性侵行为,这被认为与高岩1998年自杀有关。
南京大学文学院官网截图。
如今人事关系已在南京大学的沈阳回应称,他与高岩“第一没上过床,第二没发生过性关系,第三没谈恋爱”。他如今63岁,已于2011年离开北大,同年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不过,北大中文系时任系主任的说法是,沈阳曾因高岩自杀事件受记大过处分,“他俩发生了男女关系,他(沈阳)是承认的,这也是学校处分他的依据”。北大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也发布《声明》称,学校对事件高度重视,要求该委员会立即复核情况。
当年的调查情况如何?分别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时,北大中文系两名要求匿名的教师均回忆,当年召开的全体大会上,沈阳行为的定性不是性侵,“说是不符合师德的行为”,而在其印象里,沈阳当时对外的说法是“女生纠缠自己”。两名教师认为,不管怎样,沈阳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家属称高岩此前曾自杀未遂
高岩自杀事件发生于1998年3月11日。今年4月7日下午,高岩的母亲、退休前在北京育才中学工作的周树铭,首次接受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集体采访回忆事件始末。
周树铭回忆,事发当天,她的丈夫傍晚6点多回到家,发现女儿开燃气自杀后拨打了120。接着警察来了,令人意外的是,尸检结果显示高岩不是处女。
高岩家属及一些好友认为自杀事件与教师沈阳有关。高岩当年的好友近日发帖称,1996年,大一下学期以及大二上学期,高岩曾陆陆续续地诉苦说,沈阳邀请她乘教师校车,又请其到家中学术恳谈,最后脱光了她的衣服。
帖文还称,此后高岩不再如以前快乐,而沈阳却对另一位女生称高岩是神经病、勾引自己,这段对话后来传开,给高岩带来巨大压力。按照帖文的说法,紧接着,1997年夏天,沈阳约即将升大三的高岩吃饭,高岩表示愤怒,而沈阳不觉得有何不妥,还对高岩冷嘲热讽。
不过,沈阳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些说法均予以否认,称“完全是胡说”,“当年海淀区公安局、北大中文系和学校党委都调查过这件事”。
在周树铭看来,高岩自杀并非没有预兆。从时间上看,这些异样与帖文所称的“性侵”等事件的时间基本重合。周树铭惋惜地认为,自己当年可以对女儿的关注更多一点。
她回忆,1996年12月,高岩曾留下一封遗书。而在自杀前的1年多,还有一次,家人回家敲门却无人应答,就踹开门,发现女儿在睡觉,“我觉得(那是)不太正常的睡觉,就叫车送到医院”。后来,发现女儿当时是吃了安眠药。
“女儿说,人活着,行尸走肉,没意思。”周树铭告诉记者,她安慰女儿,怎么会没意思,毕竟她进入了理想的学校,“你多顺啊,你干吗这么想?”考虑到高岩的心情,周树铭还为喜欢小动物的女儿养了两只小鹦鹉。
悲剧还是在1998年发生了。
在周树铭的记忆里,女儿特别用功,虽然学习中文专业,但高考数学还是考了130分。做作业时一道几何题不会,她自己研究到2点,学校老师特别喜欢她,“(高岩)从小学习各方面都不用我们操心”。
关于对沈阳的印象,周树铭回忆,高岩起初觉得沈阳课讲得挺好的,后来觉得讨厌,说沈阳总叫她“收钱啊收作业啊这个那个”。周树铭安慰她,为同学服务没必要这么大怨气,“她说不跟我说了。”
担心女儿产生逆向心理,周树铭不敢深究,于是带她出去溜溜弯。
周树铭的印象中,沈阳曾到过她家一次。那是某个星期六的下午4点,周树铭的丈夫下班回家,一开门,沈阳就从女儿的房间里出来了。沈阳自我介绍了名字,丈夫说“沈老师你好”,接着沈阳离开了,高岩的家人没来得及追问太多,“我们也没再问闺女,(她)本来情绪就不好。”
北大教师回忆称当年事件定性不是性侵
自杀事件临近北大的百年校庆。周树铭回忆,自己当年去北大讨说法,但起初没有结果。
北大中文系时任系主任费振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年,高岩的家长去了北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申诉,学校最终给予沈阳记大过处分。据《红星新闻》报道,费振刚还表示,“他俩发生了男女关系,他(沈阳)是承认的,这也是学校处分他的依据。”
对于沈阳与高岩的关系性质,两名北大中文系教师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称,印象中,公布的调查结论,并未明确说“沈阳是性侵”。中文系教师张波(化名)说,当时仅说是不符合师德的行为。
张波说,当时,警方尸检发现高岩已经不是处女了,但因为时间过去较久,警方并不能认定与她发生关系的人就是沈阳,也无法从法律层面上进行处理,“公安局大概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在张波看来,学校对沈阳作记大过处分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即无法从法律上认定沈阳对高岩存在性侵行为,“这样一来,学校也没办法对他做过重的处理,虽然有人提出要开除沈阳,最终还是记大过”。
“对沈阳进行处理是通过一个全体大会。沈阳在大会上做了检查,费老师严厉批评了沈阳。”中文系教师宋清(化名)也回忆说,大会没将沈阳的相关行为定性是性侵。
宋清向记者回忆,那时有人提供了一名女学生写的日记,记载了事情的一些细节,如拥抱、亲吻等等。在宋清的理解里,日记的有些内容属于“恋爱心理的细节”,而沈阳本人对此的解释是,女生老去缠他,拥抱学生是他为了安慰女生。
“系领导(当时)说,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你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女儿、妹妹,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宋清回忆。在宋清看来,沈阳这件事做得非常不对,对这个女生的死负有责任,但不一定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道义上的责任是肯定有的。”
在今年4月7日下午接受集体采访时,周树铭否认高岩存在相关日记。
提及沈阳的日常表现,张波表示,沈阳1993年开始留校,刚开始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很好的,但后来,不止一个学生反映过沈阳课堂上举过涉性暗示的例子。宋清则直言,沈阳“有点让人讨厌”,有时比较轻浮,对一些女生存在拍拍肩膀等类似动作。
一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沈阳学术造诣颇高,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在南大时,未有关于生活作风问题的传言。
4月7日傍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尝试联系沈阳核实情况,电话无人接听。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其短信答复。
北大要求复核事件情况
前述网帖广泛传播之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作出了回应。
4月6日,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声明》称,经查阅相关材料,二十年前,即1998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对相关事件作出事实认定,给出调查结果;1998年7月北京大学对沈阳做出了行政处分。
记者注意到,前述声明没有披露警方对事件作出事实认定的具体内容。
对于北大1998年对沈阳作出的处分,周树铭称,她当年对该处分起初并不知情,不知道校方和警方得出的调查结论,自己和家人也没参加过处分沈阳的会议,而处分通知,是北大学生后来告诉他们的。
此前,北大中文系当时有关负责人多次对媒体称,高岩家属均在现场。
“不合适,(处分)给得太轻了。”周树铭称,如今,她希望北大方面能解释该处分是怎么作出的,沈阳是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20年来,高岩的父母没有再申诉、上访。今年70多岁的周树铭说,她与丈夫身体状况都不行了,爱人做了心脏支架,自己病得也厉害。
周树铭表示,自己目前不接受道歉,“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儿”,而这20年以来,除了一名北大教师因借书的事情来过之外,沈阳及其他北大教师、领导没再看望过高岩家人,“你对家属这么大的损失做了什么工作了?”
4月6日,南京大学文学院行政部门发表《声明》称,北京大学的处分已经证实沈阳的师德师风存在过问题,任何处分都不能代表事实的消亡。南京大学文学院应该及时纠正人才引进工作的错误,坚持以师德为上的原则,重新审核沈阳的师德师风是否符合南京大学文学院全体同仁教书育人工作的要求,是否能得到这个共同体的认同。
《声明》还称,网络的议论已经严重影响南京大学文学院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学术声誉,“沈阳已经不适合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工作”、“在此阶段,停止沈阳从事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教书育人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则在4月7日声明称,从今日起,终止2017年7月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早就应该这样做。”周树铭说,但不能这样简单地止于此,“应该好好反省”,“南大接收人才为什么不(仔细)看档案”?
对于前述《声明》,沈阳4月7日下午答复南方周末时称:“我想发出一个弱弱的呼喊:三个大学都拿‘师德’说事。请问,这种定性靠什么:哪个正式决定上有这个结论?哪个事实支持这个结论?难道仅仅靠舆论左右?仅仅凭某个人采访中的回答?这太可悲了吧!”
目前该事件正在继续调查之中。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此前《声明》称,学校对事件高度重视,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立即复核情况,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卢义杰实习生杨慧彩)
相关报道:
沈阳回应性侵:根本没有师德问题 只是行政警告处分
南京大学文学院,沈阳目前所在单位。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南京大学文学院,沈阳目前所在单位。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4月7日下午,沈阳通过短信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他在短信中写道:我想发出一个弱弱的呼喊:三个大学都拿“师德”说事。请问,这种定性靠什么?哪个正式决定上有这个结论?哪个事实支持这个结论?难道仅仅靠舆论左右?仅仅凭某个人采访中的回答?这太可悲了吧!
在回复中,沈阳表示,他对时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费振刚的采访报道“有看法”。他说,“处分决定上根本没有师德问题,他凭什么这么说。当时的中文系党委书记李小凡(已故)做大会总结发言,第一句话就是沈阳的问题不是道德品质问题。处分决定也只是行政警告,根本不是记大过。费的采访回答完全不顾事实,让人伤心。”
沈阳在南大文学院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年前,沈阳在北大对学生高岩的“性侵事件”发生后,时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费振刚曾参与过对沈阳的纪律处分。4月6日,记者采访了费振刚,向其了解有关当年对沈阳进行处分的情况。费在受访时表示,沈阳当年的事情主要是北大纪委处理的,他不分管这件事。“但是最后的结果你们也知道了,就是给他记大过处分。”他又说,“当年,他是个年轻人,但是从师德讲,这个年轻老师是有问题的。”
“沈阳性侵女生高岩”事件迅速引起社会强烈关注。4月7日,记者来到沈阳现在任职的南京大学文学院,沈阳的两位同事和他的一位研究生接受了采访。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沈阳的研究生讲述,她们有一个微信群,成员都是沈阳带过的研究生,看到近日和沈阳有关的新闻,她的心情很复杂,“更多的是不相信”。 她表示,选择沈阳作为研究生导师的时候,听同院的女同学提起过关于他之前的一些传闻,“没提北大的事情,说得很隐晦,说不出具体的人和事。”
在她眼中,沈阳是她敬畏、欣赏且信任的学术大牛和极其负责任的研究生导师。平日,没有听说他与某个女同学有频繁的私下联系或不该有的举动。她本人和沈阳的接触仅限于一、两周一次的论文讨论会。最近的一次讨论会是3月20日,自那之后再没见过沈阳。
据这位女生透露,沈阳带的学生多,学生当面叫他“沈老师”,私底下喊他“沈叔”。她发邮件咨询沈阳论文相关问题,一天之内定有回复。如果学生没能完成他布置的任务,他会批评学生,会提高音量,“气势上挺吓人的。”
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一位教师对记者表示,看到最近几天有关沈阳的新闻“很惊讶”,觉得新闻中所描述的沈阳跟平日接触到的本人反差很大。之前沈阳调来南大,私下有朋友跟他提起过,说北大有个女生为沈阳自杀,“没有李悠悠说得这么详细,都是道听途说,也没听说过他在本校跟女学生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他对记者说。
另一位和沈阳同系的老师说,文学院语言系有十几位老师,大家跟沈阳都不熟。“当时沈阳初来文学院,老师们之间就有议论过他在北大那件事,不过都是传闻。”
4月6日,高岩的同学加好友、此次事件的举报人之一李悠悠对记者称,他们还在联系沈阳性侵的其他受害者。她说,“我们目前已经联系了至少四位受害女生。”
记者多次拨打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以及前任院长丁帆的电话,均未能取得联系。4月7日,网络上据称是丁帆朋友圈的信息称,沈阳调入南京大学是其主政期间,他承认自己引人失察,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徐兴无则在一份声明中称,南京大学文学院应该及时纠正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错误,并且得出结论认定,沈阳的师风师德不符合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要求。南京大学文学院也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沈阳目前处于等待核查和调查的阶段,已暂停教书育人工作。声明“建议沈阳辞去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教职”。
同日,上海师范大学也做出决定,终止2017年7月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我市完成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工作
海天大道行道树“做手术” 行人车辆需注意
国产游戏吹响出海号角
晋源区司法局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几十年来,他就干了一件事:用中医治病救人
北大教师忆“高岩自杀”:当年学校调查定性非“性侵”
桑植县进修学校深入凉水口学校指导教学教研
市粮食局举办十九大精神专家宣讲报告会
殷都区开展2017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
11岁沈阳小将省运会泳池显身手
法院“执行云”APP开启智慧执行新模式
宽甸县农办考核组对红石镇农口工作进行考核
张晓梅:百姓的事都是大事
挂在社区书记家门上的野菜(记录新时代记者走基层)
罗昊烈士牺牲5周年,妻子深情写下追忆文章,看后泪奔……
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江市教育局共青团内江市委关于联合举办内江市第十三届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活动公告
冬季“破冰”抓“老赖” 执结案件暖人心
“破冰”执行会战过半,法院执结各类案件65件,执结标的300余万元
台湾“导孝基金会”三代接力资助武穴学子
十堰晚报秦楚网昨第三次直播抓“老赖” 郧阳区法院两小时拘留6人
“国字号”展会带给昆明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