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村主任”搭起村民“致富棚”
合作、出租、出售三种模式解村民后顾之忧
隆冬时节,隆尧县东良乡陈庄村设施葡萄种植基地,葡萄大棚内村民两两一组,正将一株株葡萄苗小心翼翼的栽培到已经挖好的定植沟中,大家干得很起劲儿,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何主任头脑灵活,想法多,他带领我们发展大棚葡萄,增收致富就有盼头了!”正在栽培葡萄苗的村民陈成军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陈庄村地处隆尧县西南部,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普通村庄。去年,该村村委会主任何立杰先后6次带领村民到北京、山东、邯郸等地对现代农业种植项目进行考察,通过对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土壤环境等方面进行走访、调研,最终确定将发展高效避雨设施有机葡萄作为农业结构调整项目。
何立杰自己先行拿出30余万元,流转村民土地50亩,在村中率先建起了10个高效避雨绿色有机葡萄大棚。“我负责出资建大棚、跑销路,请村民们来种葡萄,既解决了村民自己建大棚的资金短缺问题,又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何立杰介绍说,葡萄大棚建好后,他将采用三种经营模式供村民们选择,第一种模式是合作模式,即农户负责参与管理大棚葡萄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所获收益双方均分;第二种模式是出租模式,即将葡萄大棚出租给种植户,并给予免去2年租金的优惠政策;第三种模式是出售模式,即将大棚出售给农户,农户收益后,可分期3年付清全款。
“听说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我第一个报了名,承包了两个葡萄大棚,选择的是合作模式,这种模式零风险,还无后顾之忧。”村民何为民手里拿着刚签好的合同对记者说。“我选择的是出租经营模式,我刚签下了一个棚的种植合同。”村民何胜杰说。连日来,像何为民、何胜杰这样有意种植大棚葡萄的村民都陆续与何立杰签订了种植合同。
大棚葡萄栽培技术顾问李孟秋介绍,绿色有机葡萄属于错季葡萄,上市时间比普通葡萄早2至3个月,市场价格通常比普通葡萄高出1到2倍,按照去年市场价格估算,每个大棚纯收益将在36000元以上。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二轮土地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村民们吃上了定心丸,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走质量兴农之路,我带领村民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何立杰表示,今年将继续扩展和推广三种葡萄经营种植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大棚葡萄种植规模,使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 谢龙
通讯员 贾静 潘志方)
不止是快!三大运营商“亮出”5G商用时间表
连南县:治理“为官不为”问题16宗50人
和顺县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打好扩总量增后劲硬仗
从“上不了”到“上得好”:列车上的厕所革命
铁路安全进学校,安全知识从小知
“葡萄村主任”搭起村民“致富棚”
女大学生需防“突发事件”
成人高考9月4日起报名 今年四川首次实行网上评卷
剑阁县“互联网+发票超市”增值税发票申领O2O新模式
保护水资源志愿者在行动
冯振东在全市脱贫攻坚专题会上强调
省领导在广州考察
连云港市申办2020年省园博会
四川省完成15年以上“三无”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和更新改造工作
全市“双问计”活动推进会议召开
周口市工商局:深挖涉黑涉恶线索
聊城体育馆上演中外拳王争霸赛 人气爆棚
广纳人才促振兴 “金秋招聘月”专场招聘会举行
高场镇中心幼儿园:播种希望 收获成长
抚州这条环城大道通车!双向6车道的快速通道,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