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了全国首条官方“禁毒热线”,成功帮扶多名戒毒人员

今年1月17日,广州市禁毒办整合广州市各级禁毒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社工组织以及医疗机构等资源,开通了国内首条官方运营的“禁毒热线”。  
建设“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两个库、六大专线”,确保热线正常运行
广州“禁毒热线”是广州市禁毒委整合全市各级禁毒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社工组织及医疗机构等资源,开通的全国首条官方禁毒工作服务热线。采用统一服务号码“86817817”接入,内设专线6条,同时还将配套开发线上咨询平台,服务范围涵盖戒毒、心理、精神、帮扶、救助、教育、预防、社戒社康等与禁毒工作相关的热线服务。热线服务团队由具有多年服务经验的禁毒办工作人员、禁毒专职人员、禁毒专业社工、心理科专家、精神科专家、戒毒专家等人员组成。其中,“禁毒信使”李结仪,成功帮助家人戒除毒瘾重获新生;杨伟根则是一名曾经的吸毒者,戒断毒瘾后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咨询人员答疑解惑。
“禁毒信使”李结仪(左)
“知心阿叔”杨伟根(右)
“86817817”热线作为广州市开展戒毒人员服务工作的辅助平台,将为戒毒人员提供综合服务,帮助他们戒断毒瘾以及心瘾,融入社会。为戒毒人员家属、亲朋好友等人员在方式方法和精神上如何帮助戒毒人员战胜毒瘾心瘾,戒断毒瘾提供指引支持。向广州市吸毒管理服务队伍人员解答业务疑难和政策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如何识毒拒毒防毒提供咨询服务。
为了确保“禁毒热线”系统的正常运作,禁毒办建设了“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两个库、六大专线”。
一个平台:
即统一管理平台,依托广州吸毒人员社会化管控系统,建设了“禁毒热线”模块。
两个中心,六大专线:
即构建两个咨询平台:一是通过电话拨打统一服务号码86817817咨询,内设六大专线,分别为“结仪咨询专线”“根叔咨询专线”、心理专家咨询专线、戒毒专家咨询专线、帮扶救助咨询、禁毒政策咨询;二是关注“广州禁毒”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禁毒服务】——【禁毒热线】,选择对应专线进行网站咨询。
两个库:
即监理人常见问题知识库和热线服务专家库。知识库主要弥补接线人员知识层面的不足,将常见问题编辑成规范答案入库备查;热线服务专家则是为更好地提供专业服务,分三类专家,分别是资深社工类、禁毒医疗咨询类,以及帮扶救助与政策咨询类。
热线开通近三月,成功帮扶多名戒毒人员
根据热线系统录入的信息统计,“禁毒热线”开通近三个月来,接听电话95个,线下电话咨询55个(占比57.89%),线上公号咨询占比42.11%。
来电人员类型中,吸毒人员35名,戒毒人员家属12名,戒毒人员亲朋9名,禁毒社工10名,禁毒专干4名,普通群众7名,类型不明17名;咨询问题类型一项,“驾驶证”相关问题来电26个,“社康”相关问题来电29个,“吸毒问题”相关来电10个,“医疗”相关问题来电7个,“就业”相关问题来电7个,其他类别问题16个;其中现场办结72个,需要跟进的有23个。
李洁仪:
先起底,再谈心
李结仪是有着10年的社区戒毒工作经验的老社工,有不少戒毒社工在工作遇到困难时拨通“禁毒热线”:“戒毒康复人员拒绝沟通怎么办?”“康复人员回归社区后,怎么帮他们重建社会关系?”每一个社区戒毒工作者面前都横亘着类似难题,李结仪便孜孜不倦地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经验。
“我这有一位戒毒回归人员有将近20年的吸毒经历,对所有人都不信任,对家人也很消极,怎么和他建立互信关系?”李结仪接到了社工的求助电话。“先起底,再谈心。”李结仪说,她建议社工尽可能了解康复人员的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等信息,然后再着手劝解。
如果“起底”不奏效,结仪还有一个与康复人员沟通的“绝招”——写信。
一些实在难沟通的社区康复人员,面谈和通电话都行不通的情况下,结仪便会在康复者家中留下一封信,“写明我是谁,为什么来帮助他,留下联系方式。”一封又一封信投出去,久而久之不少社区康复人员向她敞开了心扉。
康玉华:
有时他们就是要找人倾诉
戒毒专家康玉华是一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于毒品成瘾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一个月前,她正在赶去机场出差的途中,接到了“禁毒热线”转过来的电话:这是一名来自外省的31岁男子,已经有过一年半的强戒经历,因为亲情关系和家庭问题,自认为找不到出路,陷入烦躁和焦虑中,想通过吸毒来逃避现实。
“从中午11点至晚上11点,一天打了5通电话,最长一个电话打了1小时40分钟”,康玉华说,最开始,该男子并不信任她,在前3个电话中,抱着试探的语气问“你是专家?你干了多少年?”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才开始一点一滴地讲自己家庭的烦恼,生活多么不如意。到第4个电话时,才讲到自己身体的问题,第5个电话时,才问“该怎么办?”
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康玉华很快找到了他的症结所在:他渴望被关注,问题又得不到解决,试图通过吸毒来麻痹自己。康玉华在通话中从心理上不断给他进行疏导,比如“先上一把锁,把这些烦恼放在心里的某一个位置”,并帮助他修复与家人的关系,“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同时给他介绍心理科医生。
“电话打到最后时,他哭了,问道:阿姨,我可以经常给你打电话吗?”康玉华说,第二天该男子来电致谢道:“昨天我是准备吸的,想要毁了这一年半的强戒成果,后来终于忍住了没有吸。”事后,康玉华经与其家属确认,该男子这一个多月来确实没有再吸。
杨伟根:
要劝止复吸,第一步是交心
“根叔,我今天下午去登记治疗。”根叔看着手机微信闪过一条信息,“好,我信你”,他回复道。这是3月2日拨通“禁毒热线”的一名吸毒人员,3年前从戒毒所出来,但最近复吸上了海洛因,面对家人和社会压力他非常迷茫害怕,拨通了“根叔咨询专线”。一个月来,根叔循循善诱,这位吸毒人员终于鼓足勇气去登记,接受戒毒治疗。
除了吸毒人员,拨打“根叔咨询热线”的还有吸毒人员的家属。对于家属,根叔说得最多的是“不能放弃”。“家人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一旦放弃,吸毒人员就会自暴自弃。”
根叔有着12年戒毒工作经验,他的微信通讯录保存了上百个戒毒人员的微信号。由于家庭和社会压力,吸毒者对所有人缺乏信任感。根叔认为,自己工作的诀窍是和戒毒人员“真心换真心”。除了电话网络的线上沟通,根叔还会和康复人员见面约谈,“要劝止复吸,第一步是交心,取得信任”,他说道。
梁浩贤:
有时候要换个角度为他们思考
梁浩贤在“禁毒热线”办公室内可谓活力担当、颜值担当,1993年出生,高挑清瘦,一问之下才发现这竟不是他业余的志愿活动,打从大学毕业就投身禁毒工作。社会学专业出身的他,两年前加入社工服务中心,作为社工为戒毒人士服务,“主要是针对美沙酮替代(海洛因)疗法的戒毒人员”,听闻禁毒办筹备成立“禁毒热线”,兴趣颇丰的梁浩贤就来到这成了“元老”。
“吸毒人员心理是很脆弱的”,梁浩贤的经验,吸毒人员需要专业人士耐着性子去交流引导,才能稍放下紧张不安和怀揣着的自卑,他印象最深的是曾经接触过的一个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已在服用美沙酮,怀疑自己身患艾滋病,脑海里始终坚持家人须无条件支持他的想法,各种困顿和不安交织的这名吸毒人员,找到了梁浩贤寻求帮助。
“不肯去确诊,害怕要吃药”,梁浩贤用了不少办法——给他观看艾滋病患者图片,死者病历等等,让对方直面逃避治疗的最可怕结果,对方终于能逐步妥协。“纠正他的认知错误后,就要陪他去确诊,接着就是治疗过程各种挣扎,都需要我们在一旁协助观察”,逐渐,病人身体情况有了改观,可有些问题短时间内还是消除不了,“比如家人对他的偏见”。
“有时候你要换个角度去为他们思考,他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梁浩贤说。
如果你是一名迷茫的吸毒者,又或者家中有不幸沾染毒瘾的人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无法迈出戒毒的第一步。现在拨打“020-86817817”广州禁毒24小时热线电话,将有“禁毒信使”“过来人”禁毒专家等专业人员倾听戒毒、康复人员心声,帮你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云霄:扫黑除恶,和平司法所在行动
市计量所开展实验室间能力比对工作
访内黄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辉︰全员上阵凝心聚力 确保全县脱贫摘帽
龙安区领导贾庆所到汤阴县考察洽谈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搬迁事宜
丹东首个12315网络消费维权服务站在小甸子镇挂牌
广州有了全国首条官方“禁毒热线”,成功帮扶多名戒毒人员
濠塘社区开展“楼道革命”活动
安乡联合治超成效明显
右江区开展产业脱贫2018秋冬季大培训行动
麻城举办环保宣讲活动
新华社:河北武邑——家政技能培训促进妇女就业
[高温下的坚守]武当山机场地勤:高温“烤”验下保驾护航
“通武廊”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协同协作工作机制
天和社区开展法治电影进社区宣传活动
全国“茶经圣地”金名片落户吴兴
华安:爱心企业家结对帮扶贫困学子
雨山区赴蚌埠和宿迁两市“取经”文明创建
顺德举办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 12名个人6个团队获表彰
我市2018冀疆(巴州)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对接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孩子要不要早早进行体育锻炼 听听宁波家长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