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构建全方位“创森”投入机制


  本报讯 资金瓶颈是“创森”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面对平原地区“创森”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我市逐渐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设思路,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扶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森林城市建设。市财政每年列出1亿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支持“创森”重点工程建设,并建立市级绿色发展基金10亿元。目前,市县乡财政累计投入“创森”资金32.66亿元,调动社会资本累计投入“创森”资金60多亿元。
为提高绿化档次和质量,确保生态景观效果,我市引进东方园林、北林科技、杭州赛石、汇源果汁、东营伟浩等十几家上市公司以及政策调动市内林业龙头企业、绿化公司、林业合作社、林业经营大户,采取ppp、bot模式或直接投资等形式,广泛参与“创森”工作。
济聊一级公路是连接聊城与济南的一条交通大动脉。东阿县引进东方园林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长度23公里,宽度每侧150米,面积1.2万亩的绿色生态长廊。济聊一级公路不仅能成为东阿北部生态屏障,正将成为一条聊城为省会济南输送氧气的“管道”。生态景观引来金凤凰,济聊一级公路两侧形成了30余家采摘园、观光园、农家乐、休闲园等,富裕了一方百姓。
冠县农开行融资6亿元,专项用于“创森”工作。乡镇(街道)存在资金问题的,先由县财政垫付,最大限度地提供资金保障。冠县红苹果园林绿化公司总投资13亿元进行清泉河三期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2300余亩,完工后可新增水面37万平方米、绿化59万平方米,建成横贯县城中心东西10公里、碧水荡漾、绿浪淙淙的“城市之肺”。阳谷新凤祥集团投资建成水肥一体化全自动集成控制系统的矮化密植苹果基地3000亩,为当地经济林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
“全市10余家大型上市公司参与高速公路绿化、高档生态景观林、高效经济林、林苗一体化、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实现了绿化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既解决了地方绿化资金紧缺问题,又增加了造林的科技含量,森林质量大幅提高,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市林业局局长丁东明深有体会地说。
在多元投入的保障下,我市森林城市创建快速推进。自2016年开展“创森”工作以来,全市流转土地45.89万亩,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81%。
□记者 钟伟 通讯员 张保平

市环保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这位父亲太粗心,竟将8个月大婴儿反锁车内!幸好有了他们帮助
全市质量提升行动年推进会举行
多警联动护航高考
泰顺念好下山移民“九字诀”
聊城构建全方位“创森”投入机制
关于白城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8年1月10日在白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东营仲裁办召开2018年半年工作总结会议
市资博集团跨境电商项目成功进入四川地区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综合排名100强
南塔街道“特设”党支部焕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收官 开封编剧刘安宇多部作品获奖
晋中燃气顺利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
滁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社区“认亲”暖人心
我市两作家作品角逐“鲁迅文学奖”
助力精准扶贫 “双联双扶”暖人心
我市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再添新兵
清江浦区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我区聘请5名专家担任党政一体法律顾问
没零钱也可以坐公交!下月 青岛所有公交都可扫码支付
我市召开工业统计工作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