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要敢于斗争,始终做到挺纪在前,强力整肃工作作风和纪律。年初以来,市委注重发挥纪委监委职能作用,坚持“上下联动、市督县办、科技支撑、快查快办”原则,聚焦作风和环境领域的坏作风、坏表现,狠抓监督问责,加力严查重惩,不断树立了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一严到底的工作导向,为全市经济社会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抓线索,拓展形式、拓宽渠道。坚持把查找和发现问题线索作为监督问责工作的“先手棋”,聚焦社会关切,瞄准突出问题,着力查找作风和环境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有效增强了监督问责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准确性。注重拓宽各类信息举报渠道,在新闻媒体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举报邮箱;在市县两级行政办公区和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实体举报箱;专门研究设计了信访举报二维码在全市张贴公布;探索建立了纪委监委、公检法机关、组织人事、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信访局、财政、审计、扶贫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密织信息网格,定期组织例会,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着眼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监督作用,与市工商联共同建立30个企业营商环境观测点,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中,选取50名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对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作风、执法管理、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随时监督。扎实做好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全市具有涉企审批权力的48家单位、207个廉政风险关键岗位、362个审批权限,逐一审定职责要求和风险岗位预警,制作权力运行图表,搭建涉企审批职能导航,明确关键审批人员职责信息,建立廉政档案,定期分析信息、梳理问题。搭建“智慧纪检”大数据库信息比对系统平台,深挖问题线索。在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专项整治工作中,通过系统平台比对,发现违规中介机构问题线索28个,截至目前,对5名公职人员立案审查,对6名违规办理业务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3家中介机构及6名中介人员问题转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抓督查,前移关口、前段处理。3月26日,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委书记徐建国明确要求“要对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努力做到监督检查全覆盖,及时纠偏”。6月28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了作风整顿明察暗访、监督问责工作的情况汇报。落实市委要求,市纪委常委会先后4次集中研究推进监督问责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办法,市作风整顿办分别制发了关于对妨碍政令畅通问题、“四风”问题、破坏营商环境问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以及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等6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先后3次集中组织10个县(市)区纪委监委、25个市直派驻纪检机构和4个执纪监督室同步开展了“四风”“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检查、专项检查“回头看”以及作风建设巡察督查,先后5次随机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开展不定期多轮查访和暗访,发现迟到空岗、工作时间上网、睡觉等各类问题78个,责成所在单位及纪检监察机构给予批评教育、系统内通报。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各类“四风”问题线索467个,市纪委对存在共性问题的56个部门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使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25人。按照“数据分析先行、市县两级联动、巡察督查同步、轻微立纠即改、重要快查快结、典型集中曝光、宣传及时跟进”的工作模式,各派驻纪检机构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岗位实行巡回督查。驻政务服务大厅纪检组每天3次对大厅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及审批事项流程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目前,对20个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15人,约谈10人。
抓形象,公众问政、公开承诺。作风建设,人民群众是评委。着眼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最广泛、最直接、最真实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强化各级为民服务意识,树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良好形象,在佳木斯广播电视台“行风在线”“行风热线”栏目、佳木斯日报及市纪委监委网站同步开办“整治四风进行时”“营商环境”专栏。从1月5日开始,每周邀请一名县(市)区纪委书记、市直重点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谈本地本部门“四风”问题主要表现以及采取的措施办法,并就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办理。截至目前,10名县(市)区纪委书记和32名市直、中省直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接受访谈,现场收到群众反映涉及各类民生问题线索580个,全部转交各责任部门归口办理。组织10个县(市)区、65个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书》,把深化机关作风
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内容,结合不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发个性责任清单。
抓住元旦、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制发《关于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通知》,以市委党廉办名义向全市12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和市级班子成员印发“紧绷纪律弦、廉洁过两节”的公开信,提出明确纪律要求和廉洁倡议,并在新闻媒体和“清风东极”微信公众号循环播(刊)发,请群众参与到作风整顿中来,随时指问题,及时提意见。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制定《佳木斯市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重点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决策、执行、监管等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随意决策、推诿扯皮、庸懒无为、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等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进行治理。年初以来,共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94个,处理111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105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抓惩戒,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市作风整顿办把监督问责贯穿始终,持续用力“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对巡视巡察发现、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加力抓好通报曝光、追责问责,不断释放作风整顿起始即严、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在全市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和专题推进会议上,分别播放作风整顿专题片《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第一部、第二部,共通报34个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市纪委监委对省纪委转交的29个作风建设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党员干部2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人,诫勉谈话2人。年初以来,先后制发通报18期,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扶贫领域等138个问题、165人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同时,在佳木斯先锋网设立曝光台,曝光反面典型案例34件、38人。截至9月底,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2个,处理212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152人;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38个,处理616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559人;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177件,处理20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7人,全体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深刻见证了作风整顿工作的新成效。
现代化治河方式 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英语优质课评选 14位教师"比拼"
送书进校园 读书为圆梦
回家路上回头多看了一眼 江山医生救下晕倒环卫工人
定了!投资57.9亿元,又一大巨头企业落户荆门,今年5月开建!
落实监督责任从严整肃作风———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问责工作综述
农村现代戏展演:家庭邻里戏 道出大道理
麻栗坡县首例留置案公开开庭审理
凝心聚力,共赴伟大复兴新征程——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眼中的中共十九大
中山小学召开规范办学行为专题工作会议
惊!西林一轿车强行冲卡,车上载有9液化气罐
南阳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履职尽责 贡献发展力量
许显辉: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承诺
2018清东陵祈福踏青节拉开帷幕
2018年9月雅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云霄:扫黑除恶,和平司法所在行动
市计量所开展实验室间能力比对工作
访内黄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辉︰全员上阵凝心聚力 确保全县脱贫摘帽
龙安区领导贾庆所到汤阴县考察洽谈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搬迁事宜
丹东首个12315网络消费维权服务站在小甸子镇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