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临川区腾桥镇、宜黄县凤冈镇分别看到,有着牌坊中独特品相的“六脚”牌坊——宜黄潭坊“大司马”牌坊、临川兰溪曾家“父子兄弟叔侄同朝”牌坊均已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方式进行了修缮,引来了不少文物爱好者和游人的参观。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是由各级官府乃至最高统治者来控制的一方行为。一般臣民只能建三间四柱七楼(即四只脚)。
六柱(脚)牌坊是一种破例,为牌坊类型中非常独特、数量稀少罕见的一类,在中国主要见于江西,而江西多见于抚州。
宜黄县凤冈镇潭坊村“大司马”牌坊。
建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大司马牌坊位于村东,是明嘉靖朝为时任兵部尚书的谭纶所建,整座牌坊由六根青石为柱,用巨型青石扁拼成整座牌坊的屏面,每根石柱底部半米宽见方,高二十余米,重三万余斤。牌坊正反两面均有题字和各种雕花图案,正中自上而下题字为:上层为直书“恩荣”二字,中层为“大司马”三字。再下是横匾:“嘉靖甲辰进士兵部尚书谭纶”。题字匾的周边,嵌以多种图案石扁,有文官武将,珍禽异兽,祥云瑞月,花草虫鱼等,十分珍贵。
临川区腾桥镇兰溪曾家“父子兄弟叔侄同朝”牌坊。
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牌坊由六根石柱建成,正中两柱前后相嵌四只雄雌狮立座。牌坊第二层正中刻有“父子兄弟叔侄同朝”八个阴刻大字横石匾,横匾之上用麻石悬雕将官进宫图,下为双龙戏珠,周围有各不相同人物、鸟兽、花卉及阁楼等图案悬雕石刻。
乐安县龚坊镇同富村“科甲丛芳”牌坊。
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在村口建荣恩牌坊,牌坊正南为“科甲丛芳”四字,牌坊后面三层横书“簪缨接武”,牌坊为纪念村人黄昭。黄昭,号观澜,元至顺年间进士,元末,朱元璋起兵,先授黄昭为将仕郎,后为安庆路录事,升兵部员外郎,再升兵部尚书。
本报记者 潘四平
基金企业落户东莞最高可一次性获千万元奖励
红星北路延伸段无公交市民出行难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
市民政局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导
滦南县老年文化大学正式开班
别具一格的“六脚”牌坊
“五种模式”创建扶贫车间实现就业扶贫新突破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组织女职工参加2018黄河口“和·美”妇女文化汇活动
淮北市气象台2018年04月21日14时4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本月下旬 德阳站加开多趟动车
西安区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力度
全市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举行
辽源人防完成省人防办冬训保障任务
2018年彭水春节假日旅游红红火火
安溪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经费 让人才在茶乡“五子登科”
见弟弟“夺走”母爱,6岁女童离家后迷路,十几个派出所找妈妈
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来铜督查
履职担当 不辱使命争做百姓贴心人
河北区招商推介会举行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开展风电并网工程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