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将投9.6亿元

  今天(8月20日),中英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战略性规划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会议由英国埃克赛特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市海绵办主办,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承办。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有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苏州确定了26.4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建设各类海绵城市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9.6亿元。
“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中央提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发展战略,在我国住建领域引导了一场城市建设理念的变革。2016年,苏州成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苏州建设海绵城市有四个优势:一是生态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二是水生态优势明显,河网水系纵横、湖泊湿地众多,全市水域面积占比40%左右;三是水系调蓄能力大,80%~85%降雨量在苏州本地得到利用、调蓄或蒸发、渗透;四是以水系为主的大海绵系统已初步形成,打造了石湖、金鸡湖、独墅湖、虎丘湿地等一大批城市河湖水系治理的样板工程,可以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要求,结合自然条件、城市建设基础等现状,苏州确定了26.4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试点区内各类海绵建设项目56个,涵盖河湖水系生态修复、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防洪排涝设施、雨水管网工程、海绵系统物联网与绩效考核、海绵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方面。
  英国埃克赛特大学水系统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及产业伙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专注于城市内涝及洪水问题,致力于研究城市雨洪管理的自我修复。该团队通过对典型城市的研究,采用模型和实际结合的方法,建立一个系统性框架,为未来城市雨洪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中国新兴城市提高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城市增长的适应能力。
中英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战略性规划研讨会为期四天,会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研究团队的相关专家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相关人员参与,完成一些研究性的挑战。会议将介绍中英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雨洪管理案例以及相关模型应用训练,通过交流学习,激发与会人员创新解决城市面对雨洪管理上的问题。借助本次研讨会,苏州将吸收更多的新理念、新理论,开辟一条符合苏州地域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苏报融媒记者 王英 文/摄)

我县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表彰大会
截至16时20分 东线高速海口往定安方向9公里处拥堵
吉庆镇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市人防办全面部署2018年度“机关集中学法月”暨“党章集中学习月”活动
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点赞福州智慧交通建设成果
苏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将投9.6亿元
印台区全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市委统战部召开会议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一年接警29万起 无效警情19万个关键时刻110能救命,请勿滥打
重庆市潼南区着力“三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嘉兴互联网经济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7年杭州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图解版)
以案普法,助力社区矫正
“你悦读,我买单”读者荐购活动受青睐 5天荐购图书1606册
建始法院依法”亮剑” 打击涉黑涉恶犯罪
明后天有雨,雨伞外套别离身
阳光产险:爱心帮扶 情暖考生
晨风论守好网络舆论阵地丨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雨山区采石司法所联合横江社区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
岱庙行政执法中队整治户外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