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真贫 真扶贫 真脱贫

    □本报记者 韦 洁
    7月7日,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中共百色市委员会、百色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研讨会——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百色峰会”在我市拉开序幕。当天,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周武红和与会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中央、自治区、市级主流媒体记者一同走进右江区和田阳县,深入了解具有深度贫困地区典型特征的百色,近年来为走出一条高质量脱贫之路而做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
    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这个安置小区可以媲美高档住宅区了”“住在这里真好,空气那么清新”……当天上午,参会人员一行走进右江区“老乡家园——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对安置小区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大加赞赏。
    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达到搬迁入住条件并交付钥匙,2017年8月各项配套设施全面竣工,并完成汪甸瑶族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547人的搬迁入住工作。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出来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右江区引进广西百色百泰电子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安置小区内投资建设了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车间内设车间工人及管理员职位,可满足120~150人就业,现已安排录用安置小区贫困户60人务工。车间工人薪资平均2000元/月,管理员薪资平均3000元/月。在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工安防线。“我现在在车间打工,每个月能有1500元的收入,比起以前在老家(原居住地)种田、种地日子要好过一些。”从汪甸瑶族乡乐益村六多屯搬迁到安置小区的黄琼瑛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加强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发展,右江区党委、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征用安置小区东侧汪甸村黄兰屯水田300亩,建成右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基地——汪甸幸福田园,由政府平台公司对地块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后,按照每个小地块1亩的面积进行划分,再按照每户1块地免费3年承包给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耕作和管理。公司对耕作易地扶贫搬迁户实行“五个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种植品种,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目前,已有12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与公司签订了耕作协议书,对地块进行耕作。
    “这个安置小区建设得很好,可以看出百色的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切实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真贫、真扶贫。”井冈山大学黄惠运教授说道。
参会嘉宾在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参观“老乡家园”扶贫车间。 □记者 卢 飞摄
    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当天下午,参会人员一行走进田阳县那满镇露美村,干净整洁是不少参会人员对露美村的评价。为了美化村容村貌,露美村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重要抓手。开展“美在露美星级组户”评选活动,通过户与户比,组与组比,每月交叉量化打分,每季度汇总表彰,做到有奖有罚,使群众树立了做好清洁乡村得奖励,有面子,做不好没奖励,丢面子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了全村生态环境水平和人居质量,实现庭院净化,村容村貌美化的良好局面。
    从露美村日益靓丽的村容村貌看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十分重要。
    今年我市探索创新,努力打造脱贫攻坚新品牌——“爱心公益超市”,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爱心公益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爱心公益超市”通过积分奖励兑换实物的方式,鼓励村民通过参加环境卫生整治等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开发等产业活动、积极配合扶贫帮扶工作等各类活动,获取爱心积分,凭“爱心积分券”到超市免费兑换自己生活所需的物品。
    参会人员听完介绍后纷纷表示,“爱心公益超市”积分奖励兑换实物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激发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怀化学院田光辉副教授说:“让群众凭借自己的正向行为获取积分到超市里兑换物资这样的方式很好,能够极大地激发群众参与公益活动的内生动力,弘扬正能量。”
    引进龙头企业  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当天下午,参会人员一行还参观了田阳县右江河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和华润五丰(田阳)生态养殖供港基地。
    2014年以来,田阳县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规划建设田阳县右江河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灌溉、道路、供电、休闲观光等设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先后引进11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果蔬产业发展。目前,园区内产业规模最大的是广西田阳壮乡一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5650亩、休闲观光基地100亩,年产香蕉、火龙果等水果2万多吨、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年产值1亿元以上。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万亩,目前已流转土地1.2万亩,土地流转第一年租金为每亩1300元,以后每亩每年递增30元。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企业与农户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11家企业聘请长期工800人,高峰期用工可达2000人,日工资每人100~300元不等,让园区周边农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今年,田阳县引进华润五丰有限公司(下称“华润五丰”),计划建设占地3600亩,投资10亿元的华润五丰(田阳)生态养殖供港基地项目,打造华润五丰在全国最大的养殖供港基地。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养殖集中区,占地143亩,总投资1800万元,共吸纳洞靖镇、五村镇21个贫困村联合抱团成立联富养殖有限公司,与华润五丰合作发展肉鸡养殖,集中区年出栏105万羽肉鸡,华润五丰按照每羽1.5元给予贫困村利润分配,每年保底获得利润157万元,每个贫困村每年获得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二期工程由政府融资和招商引资联合投入开发,占地3517亩,总投资9.82亿元,重点建设“五区二厂一中心”(五区:6万羽种鸡、120万羽蛋鸡、500万羽肉鸡、1万头母猪、20万头肉猪等5个养殖集中区;二厂:25万吨饲料加工厂、15万吨有机肥厂;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二期建成后将有效促进田阳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部分厂房已经建好,并饲养着大量肉鸡。
    “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强,且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引进龙头企业,能够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实现增收致富起到引领作用。”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法制办主任覃华说道。
    参观活动结束时,文山州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光才用“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民参与”12个字评价了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并表示此行收获颇多,感受深刻。

娄底石马公园与娄底一小联合开展暑期“创文”社会实践活动
汊河街道柏圩村汪庄一白杨树倒房顶 急寻专业人处理
寒露起寒风至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曲江喊你来过“中国年”
新昌县质监局“一二三”推进轴承产业转型升级
扶真贫 真扶贫 真脱贫
南昌县罗渡扶贫公路7月通车
第十三届无锡现代农业博览会闭幕
宜川县与延安大学召开校地帮扶农产品采购座谈会
女儿有智力障碍 老伴患帕金森综合征 胡金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龙华区第三季度文明创建社区专项测评结果出炉
唐道明调度农信社改革和小额扶贫信贷工作
广州将建立人工智能企业库
陕西打造新一代数据高速传输通道
16个月男孩吞指甲刀 !儿童医院内镜下25分钟将其取出
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取得开门红 整治后的丽里溪小鱼小虾更多了
兴文县:水稻成熟 专业收割机大显身手
对南林双创产业园项目科学论证通山聚力引智促进项目招商
高新区柳行街道以书会友 互换书籍,为闲置旧书找“新主人”
丽水市代表队参赛省运会首金诞生水上项目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