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带来福音


温州网讯 家住瑞安仙降街道下涂村的蔡乃硕,3年前因中风导致右边偏瘫、三级肢体残疾,生活极不便利。直至半个月前,市民生实事“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给他带来了福音。
  今年,我市将为全市10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全市1000名残疾人实施“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为全市1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服务”。随着一系列惠残政策的开展,残疾人家庭生活更加便利。
  残疾人家庭家居环境改善
  7月4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改造后的蔡乃硕家。午睡后的蔡乃硕正在使用市残联为其配备的偏瘫综合训练器做康复。使用康复器械锻炼后,原先只能抬到脖子高度的手臂现在能举过头顶,老人兴奋地为大家示范。
  记者看到,蔡乃硕家中现在有了各种无障碍器具和设施,其爱人苏朱琴一一介绍:这是空气波按摩椅,睡前可以做按摩;这是移动式可升降衣架,有了它,老伴现在总是主动帮忙晒衣服;这是电动轮椅,原先老伴出行范围就局限在家门口的院落内,现在乘坐它可以轻松去到距家1公里外的老人亭纳凉。
  此外,卫生间的一些小细节也考虑在内,专门配置了带靠背的沐浴凳、防滑垫、洗刷器。在家门口,同时进行了坡道改造,可谓“无微不至”。
  “对于生活条件比较恶劣的残疾人,我们根据家庭不同需要有选择地改造,改善其家居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市残联维权部负责人雷霄说,每户残疾家庭改造前,都有专人进行入户调查、询问需求,帮忙填写申请材料以及改造审批。过去,残疾人申请家庭改造至少要跑两趟,现在一趟都不用跑。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改造了338户。
  九旬截肢老人重新站起来
  无障碍家庭改造,只是我市今年给予残疾人的佳音之一。记者了解到,为全市1000名残疾人实施“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以及为全市1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服务两项惠残民生实事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中。目前已为856人完成三助项目,为396人完成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服务。
  7月5日上午,在位于龙湾区雁荡西路的三助项目假肢验配康复中心,来自泰顺泗溪的90岁老人周万巩做完康复训练后,正在休息。老人看起来精神抖擞,若不是他撩起裤腿,为记者展示自己的假肢,丝毫看不出是位截肢残疾人。
  去年年底,周万巩左腿因突发大动脉血管堵塞破裂截肢。今年6月5日,老人来到这里安装假肢,接受市残联的助行康复服务。老人的恢复状况不错,已经能扶着扶手来回走动。“训练过程中,疼痛是难免的,能重新站起来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周万巩对于未来很乐观,“等训练好了,我还要乘公交出行呢!”
  市残联康复部主任王小珑介绍,三助服务中,包括给低视力残疾人配备助视器,为老年人、聋哑残疾人送助听器,甚至安装人工耳蜗,而助行就是为残疾人假肢的安装及康复训练。另外,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将为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贴最高2.4万元。
  相关进度数据
  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年度任务:为全市10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进度:入户评估563户,改造了338户,预计11月底完成。
  “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
  ●年度任务:为全市1000名残疾人实施“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
  ●进度:已为856人完成三助项目。年度任务将提前到10月份完成。
  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服务
  ●年度任务:为全市1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服务。
  ●进度:已为396人完成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服务。年度任务将提前到10月份完成。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黄文盈

朱集镇——620名困难老人将享结对帮扶
吉大东北师大发布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减少对语文外语方面获奖要求 新增或取消部分专业类别
我市新增3个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示范点
莫德里奇荣膺金球奖,姆巴佩获最佳新秀
王新伟深入汤阴县对汤河清河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时强调:夯实责任 建立机制 努力打造生态河文化河致富河
民生实事“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带来福音
杨长亚:在投身新时代建设新铜川中谱写青春华章
以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享受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广场舞大赛舞出“靓丽风采”
联通探索5G行业应用 携手德勤发布《5G重塑行业应用白皮书》
市司法局:为返乡创业者撑起“保护伞”
着眼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重大需求 2020年天津3D打印产值将达15亿元
咸丰县商务局约谈加油站站长 为民营加油站安全经营“加油”
“绩谭旅游快速通道”茶源1号大桥正在架设第8跨梁板
青年归乡引导资金技术反哺苗寨
贵州织普高速夜郎湖特大桥全线贯通
刘亚平:港珠澳大桥交付通车 心情就像嫁女儿
瓯剧《好人兰小草》举行媒体见面会 主创人员分享台前幕后故事
宁强代家坝镇加快“两房”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