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机器人南极探冰25天行走200多公里


图片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提供
2月12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了解到,正在进行的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探冰机器人成功执行了“南极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测”项目地面勘察现场试验任务,这是我国地面机器人首次投入极地考察冰盖探路应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李院生研究员认为,该探冰机器人是安全有效的冰盖未知区域安全路线探测技术装备,将在未来建立中山站至埃默里冰架冰上安全运输路线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探冰机器人目前正在回沈阳的路上,将回家休整。
这台探冰机器人针对南极天气条件和环境特点进行专门设计,长2米,宽2米,高1.5米。采用全地形底盘悬挂,具有轮式和履带两种驱动形式,控制速度可达20公里/小时。采用燃油提供能源和动力,续航能力大于30公里。探冰雷达任务载荷,可对冰盖表面以下深100米冰盖结构进行探测。据现场执行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眭晋介绍,“南极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测”项目现场机器人组装、调试、测试、执行探路任务等过程中,遭遇了低温、白化天、大风、降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顺利通过了复杂冰雪路面行走的检验。25天的时间中,机器人行走总里程约200多公里,任务测线长约140公里。现场测试与应用验证了探冰机器人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探冰机器人系统研制负责人卜春光副研究员介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从“十一五”开始,与我国极地科考实施牵头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南极科考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应用研究。截至目前,已研制出地面科考机器人5台套,参加现场考察的地面机器人4台套,实现应用的地面机器人有2台套。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丁宁

《胡寄樵同门篆刻展》 开展
爱心围巾送退休老教师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2018“书香张家界” 全民阅读活动暨“学传统文化 讲张家界故事”天门讲坛举行启动仪式
龙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崇左市加强城区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
沈阳产机器人南极探冰25天行走200多公里
央地联手助推甘肃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潼关喜开“关中麦收第一镰”
积极帮助推动贫困村发展产业帮扶项目 拉动内生发展动力争取早日脱贫
湖滨小学积极开展校园防欺凌主题安全教育活动
1.5万余人参加 孔学堂中秋游园会
小民生 大幸福 2万元投入让一线工人幸福整个夏天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召开市政管办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手机随意放 邻居起贼心盗机盗刷盗贷
九江市公路局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坚决说不
美丽乡村引来八方客
商州区扎实开展“查漏洞、补短板”专项行动
加强分工协作 备战三夏生产
“2017年度潍坊市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新闻发布会举行
深山里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