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 用纤维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烟台新闻网5月25日讯(通讯员 徐立新 于君涛 王丽娜 ymg记者 刘力嘉)2018年5月1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博览会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的成果,塑造出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中国高性能纤维领军企业———烟台泰和新材集团特邀参会,秀出“中华民族自己的高性能纤维产业”英姿。
作为中国首家高新技术纤维生产企业,泰和新材始终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依靠自身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产业化生产,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开启和引领了我国氨纶和芳纶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民族高性能纤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纺织服装、国防军工、个体防护等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
坚持自主创新以“中国芯”立足世界之林
2018年4月16日,美国决定对中兴通讯实行长达7年的禁售令,禁止所有美国企业和个人以任何方式向中兴通讯出售硬件、软件或技术服务,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兴事件’之痛,为中国企业再鸣警钟:必须加强自主创新,紧握核心技术。”泰和新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茂健认为:“什么是自主创新?就是逾规越矩、披荆斩棘,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泰和新材的氨纶、芳纶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可以说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隐形中国芯”。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烟台开发区的泰和新材园区,亲身领略了泰和新材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接过泰和新材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名片时,立刻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很薄很轻、韧性很强。据介绍,这是由泰和新材研发的芳纶纸做成的名片。“我们公司的民士达r芳纶纸具有耐高温、阻燃、绝缘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是国家重大装备升级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
在宽敞的新材料展览大厅里,从舰艇板材到飞机部件,从汽车轮胎到高铁刹车片,从光缆增强芯到高温滤袋,从防护服装到防弹头盔……泰和新材的芳纶下游应用产品可谓琳琅满目。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西全介绍道,芳纶纤维具有高强高模、阻燃耐高温的特性,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信心技术、个体防护、环境保护、先进制造业等重要领域,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堪称航空航天工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低碳经济与绿色产业的助推器,人类生命安全的守护神。
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的不断前进,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成为更高层次的追求,泰和新材主导产品之一———泰美达r间位芳纶制成的高温烟尘过滤袋综合除尘率超过99%,成为有效抗击雾霾的利器;制成的军警战训服装、产业工装,集耐高温、阻燃、防静电等优异性能于一体,是保障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发生重大火情的工厂企业,如果工人都能穿上芳纶防护服,就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重度烧伤的悲剧。因为我们的防护服既可以防静电,又可以阻燃,而且轻便柔软舒适。”宋西全说道,“希望我们的社会,珍惜公民的健康和生命,从技术上做好公民的劳动保护,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减少伤亡。”随着5g时代的到来,泰和新材又一主导产品———泰普龙r对位芳纶作为光缆增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缆中,对光通信信号的保真度及线缆的抗拉性起到关键性保护作用,在加快通信现代化建设、实现“宽带中国”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了解,对位芳纶是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它的重量仅为钢丝的1/5,强度确是钢丝的5-6倍,是汽车胶管、轮胎、同步带中不可缺少的骨架增强材料,是刹车片、离合器面片中重要的环保型增强耐磨材料。
展览大厅里,各种颜色绚丽的泳装、运动装、牛仔裤也格外引人注目。虽然人们对氨纶这个词很陌生,但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运动服、时尚休闲服、贴身内衣都会添加氨纶。泰和新材是中国首家氨纶生产企业,30年前就生产出中国第一代氨纶,填补了中国高档化纤品种的空白,改写了世界纺织大国不能生产氨纶的历史。
正是始终致力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生命健康的保护、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国家安全的保障,泰和新材引领中国高性能纤维行业一路向前,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专业卓越、产业报国的发展道路。通过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业化技术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泰和新材改变了世界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格局。
自主创新三十年递出“泰和新材”新名片
自主创新,是泰和新材持之以恒的发展战略。三十年前,泰和新材在创立之初就将这四个字定为了企业发展的立命之本。然而,“自主创新”谈何容易,它需要知识的土壤、人才的培养、制度的突破、管理的提升、文化的引导……很多企业等不到那一天,更多的企业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到那一天。
自主创新,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在一个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烟台开发区这片沉睡已久的盐碱荒滩上、在怀抱建设与发展中国高性能纤维事业的泰和人心中,却被拿捏得丝丝入扣。
1989年10月,经过创业者整整两年的努力,氨纶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纽士达·氨纶横空出世。烟台,成为中国氨纶的发祥地。
机遇总是与挑战相伴相生,回忆起当年的创业之路,公司创始人、原总工程师朱允铎告诉记者:“二期工程本来是打算继续引进软件技术,但是外商看到我们一期工程效益这么好,提出引进的话要再交一次软件费,还要求支付非常高的技术提成费以及其他不合理要求。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当然不能答应,也给我们当头一棒,要想发展壮大,自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对于当时刚刚成立的泰和新材来讲,面对的是高端技术完全被少数发达国家企业垄断,要从这些领先企业那里偷师学艺是不可能的。泰和新材的创新之路,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
但是,泰和新材人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从工艺设计到设备选型,从原料替代到品种开发,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探索,泰和人终于全面攻克氨纶产业化技术难关,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1995年,由泰和新材自主设计、自主安装、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的氨纶二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改写了中国氨纶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001年,“氨纶纤维产业化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中国高性能纤维行业的开拓者与领军者,泰和新材不满足于“一个产品打天下”的发展模式,在产能扩张、技术提升的同时,将目光聚焦到国家战略急需的高性能纤维———芳纶。
彼时,横亘在泰和人面前的是发达国家更加严密的技术封锁,是诸多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折戟沉沙的前车之鉴,泰和新材知难而进,投入到芳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攻关。不畏辛苦的泰和人,每天不停地做各种实验,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坚持技术研究。
历经五年艰苦研发,泰和新材最终形成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间位芳纶产业化技术。2004年,泰和新材间位芳纶产业化项目顺利投产,在国内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2009年“湿法间位芳纶短纤生产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间位芳纶产业化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泰和新材开始实现从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转变。目前公司间位芳纶的生产能力达到7000吨,位居全球第二位。
继间位芳纶产业化工程顺利投产之后,芳纶纸和对位芳纶两个重大课题也一路高歌:2007年,芳纶纸项目建成投产,在国内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2011年,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投产,在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至此,泰和新材全面掌握了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三大高性能产品的产业化技术,成为我国唯一实现芳纶通用产品全系列、规模化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实现了中国芳纶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的历史性跨越。
三十年后的今天,泰和新材横跨高性能纤维、特种纸、精细化工等多个产业领域,拥有11个权属企业,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奖20余次,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4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72项,成为我国化纤行业参与全球高技术竞争的标杆企业。
三十年来,泰和新材每一次的突破,都赢来了更大的舞台,泰和新材的名片也因此越来越‘靓’。
实施五年发展规划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机者如神,难遇易失。经历了三十年磨砺的泰和人自然准备了应对未来机遇与挑战的利器———《未来五年规划(2018—2022)》。
常言道“只有落后的企业和人,而没有落后的行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泰和新材正是时刻保持前瞻性的预知,才保证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作为首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烟台50户重点企业,泰和新材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烟台市《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结合近几年的社会、行业及公司发展状况,才制定了《未来五年规划(2018—2022)》。“公司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孙茂健认为。为此,泰和新材将投资90亿元,依托“烟台+宁夏”双生产基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着重推进氨纶产品集群差别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和芳纶产品集群链条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全力推动公司“新旧动能转换”的快速落实。
在双生产基地规划的基础上,泰和新材又将目标放在了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开发科研技术和引进科技人才上,积极探索存量提升、增量崛起的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
当前,芳纶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被列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国内芳纶市场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而国内氨纶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预计未来氨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会出现较大变化。
面对这样的新常态,泰和新材有能力、有责任振兴民族产业,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公司将形成间位芳纶年产能1.2万吨,保持全球前二位;对位芳纶年产能1.2万吨,跻身全球前三位;氨纶年产能9万吨,保持全球前五位;芳纶纸年产能3000吨,保持全球前二位;实现年销售收入81亿元,利润总额15.7亿元,将带动全市相关企业百余家,预计至2022年全市相关产业产值近千亿元。
提高产品供给能力的同时,泰和新材对“产业如何由旧动能转向新动能”也进行了规划。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芳纶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前景广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在“加快发展基础优势材料”中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氨纶芳纶产业”,为泰和新材建设氨纶产品集群和芳纶产品集群提供了政策引领。据悉,泰和新材已具备参与军工科研生产许可的所有资质,公司《未来五年规划(2018—2022)》也提出,要深度对接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高质量发展进军。在未来,泰和新材将以间位芳纶、对位芳纶为核心,向上发展芳纶原料,向下发展浆粕、织物等深加工产品,打造芳纶产品集群,辐射带动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防军工、汽车工业、轨道交通、安全环保、高端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氨纶业务也将实施差别化竞争与低成本扩张并重的发展策略,以差别化、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规模化生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客户保障能力,构筑氨纶业务的竞争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好人才引领作用。泰和新材一直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始终保证人员的连续性、团队的稳定性。未来,泰和新材将争取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力争开发新产品11个以上,开发新技术8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积极推进国家森林防火检测和管理中心建设,探索与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研究院工作;计划完成pct申请5项以上,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申请专利35项以上、获得授权专利12项以上,新增注册商标3项以上。
蓝图已经绘就,梦想就在前方;征程已经开启,逐梦惟有笃行。泰和新材人,奋进正当其时……

乘着高铁游北部湾 6条线路邀你感受滨海风光
吴江一男子自导自演“绑架案” 谎报案情被拘5天
冷空气“加戏” 杭州气温又要满30减10!小长假都是好天气
暖 偶遇执勤爸爸 3岁女儿抱腿不撒手
道路货运企业动态监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
泰和新材 用纤维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抱团取暖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安全驾驶牢记心头 大祥城管开展城管系统驾驶员安全培训
2018文明黄石社区行走进胜利路社区 11项便民服务聚人气促和谐
桑日代表团考察我区教育事业
宿州市交通运输局举办消防安全专题培训
黄冈市“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12万人次
我市部署启动对64个村(社区)开展巡察
市审计局:首次对民主党派开展预算执行审计 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县领导要求加快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开展“三城同创” 建设甜甜的怀化】曝光台:共享单车随意停靠
路北区组织小志愿者开展迎新年志愿服务活动
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成效明显
湖州市农业局关于公布2017年市级生态化龟鳖养殖示范乡(镇)、市级标准化龟鳖养殖示范场名单的通知
孩子“开门”家长认为屈才 一师附小校长: 须养成“我的选择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