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评论:汲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阳明思想中提炼新时代贵州精神

  钱明,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并。先后兼任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国际儒联理事、浙江省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中日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阳明学、浙学、明清学术史、东亚关系史等方面,有《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浙中王学研究》等一系列专著及论文问世。此外,他在古籍整理方面也有很大成就。
主要学术成果:发表《王畿心学思想简论》、《王学演变的思想基础》、《朱舜水的政治学术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古代杭州与日本的文化交流》、《青年与传统》等多篇专著。翻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等多部译著与译文。参与《王阳明全集》、《黄宗羲全集》等古籍整理与点校。参与编著《中国道德百家》,《中国哲学大辞典》,《阳明学新探--纪念王阳明逝世4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集》等专著。
近年来,中国上下已逐步达成以下共识:在我国为世界所提供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中华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这其中,笔者认为诞生于贵州龙场(今贵阳修文)的极具平民性的王阳明学说,是既符合中华传统又能被其他文明所接受的极具代表性和共适性的重要选项。
同时笔者还认为,新时代贵州精神是可以从阳明思想中汲取丰富营养的。比如,新时代贵州精神中的“拼搏创新”可从阳明心学的怀疑变革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中汲取思想资源;“苦干实干”可从阳明心学的“力行”哲学中汲取思想资源;“后发赶超”则可从阳明心学的主体性的“立志”精神中汲取思想资源;团结奋进则可从阳明心学的包融性精神中汲取思想资源。因为很显然,作为“拼搏创新”之核心的“创新”,是离不开怀疑变革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力行”说源自于王阳明在贵州时提出的“知行合一”说,而“苦干实干”强调的就是“力行”;“立志”精神是王阳明内圣外王之人生理想的基础,而“后发赶超”就是要在承认落后的前提下,立志赶超,尽管“超”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但首先是立志;至于包融性与团结奋进的关系,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提出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贵州梦,而实现贵州梦的手段和途经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一是“知贵州”。世人知道、了解贵州,其实从王阳明的时代就已开始,但到近几年才基本完成。二是“来贵州”。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来贵州,通过自然风光、凉爽气候、多彩文化、热情人民等,来贵州这点近几年也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三是“留贵州”。主要是留住人才。如今在全国其他地方已变为“抢人”,但这长不了,要想真正留住人,既要靠产业留人、制度留人、文化留人,也要人情留人。由于种种原因,贵州留人虽在全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势头很猛,变化很快。四是“强贵州”。就是使贵州成为强省,使贵州人人富庶,这是“知贵州”、“来贵州”、“强贵州”的根本目的与归宿。新时代贵州精神只有落实到这四个字上,才是真正有效的、务实的贵州精神,也才是新时代贵州所需要的精神。
贵州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举办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的地方,而我则是最早来贵州参会的学者之一。近年来,中国上下已逐步达成以下共识:在我国为世界所提供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中华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这其中,笔者认为诞生于贵州龙场(今贵阳修文)的极具平民性的王阳明学说,是既符合中华传统又能被其他文明所接受的极具代表性和共适性的重要选项。同时我还认为,新时代贵州精神是可以从阳明思想中汲取丰富营养的。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主要有四大特质,一是主体性,即既包含了良知公共性又包含了人之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心动力;二是行动力,即代表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简易工夫的行动力;三是包融性,即阳明学说对儒、释、道、耶以及正统朱子学的包融与吸纳;四是怀疑变革精神,即代表了破除传统藩篱、打破观念桎梏、追求圣凡同一的狂者气象。
相对于阳明心学的这四大特质,新时代贵州精神都可以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比如,新时代贵州精神中的“拼搏创新”可从阳明心学的怀疑变革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中汲取思想资源;“苦干实干”可从阳明心学的“力行”哲学中汲取思想资源;“后发赶超”则可从阳明心学的主体性的“立志”精神中汲取思想资源;团结奋进则可从阳明心学的包融性精神中汲取思想资源。显然,作为“拼搏创新”之核心的“创新”,是离不开怀疑变革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力行”说源自于王阳明在贵州时提出的“知行合一”说,而“苦干实干”强调的就是“力行”;“立志”精神是王阳明内圣外王之人生理想的基础,而“后发赶超”就是要在承认落后的前提下,立志赶超,尽管“超”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但首先是立志;至于包融性与团结奋进的关系,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在王阳明那里,“万物一体之仁”与“亲民”乃是同一理论的两个面向。“仁”即“明德”,是“万物一体”的“体”,“亲民”“明德事”,是“仁”的体现,是“万物一体”之“用”。“万物一体之仁”就是使“仁”之体发用于“民”乃至“天地万物”,以实现亲民、爱民、惠民的根本宗旨。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休戚与共、共生共存的关系,“万物一体”思想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又可以成为一种构建人类秩序的社会理论,后者还使之与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共生系统理论”取得了高度一致。这种理论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强调人类社会乃至世界万物都共生在一个大系统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因而相互之间应该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应该构建起能够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的网络。
中国要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树立起自己的话语权,建构完整并受到世界认同的独立话语体系可谓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总结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思想理论,建立一套能让外界听懂的具有共性的可操作的话语体系,而且这种话语体系还必须是简单易懂的,也就是说要用“简单的事实、易懂的逻辑”去展示中国的智慧和方案。而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亲民”“万物一体”等思想学说,就蕴含着这样“简单的事实”和“易懂的逻辑”。由此可见,作为中国文化自信重要思想资源的王阳明及阳明学并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活泼泼”的有生命力的思想源泉,在如何更好地彰显中国文化之魅力和中国哲学之智慧的过程中,王阳明及阳明学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当代贵州精神的重要支撑。
编辑: 徐倩
统筹: 彭钥嘉
编审: 干江沄

加强“政产学”合作 助力简阳新城发展
丰顺整治“三超一疲劳”行为 两天共查扣违规车18辆
2018(戊戌)年第二届岐伯中医药文化论坛举行
市跆拳道公开赛落幕进一步检验省运场馆运行状态
江安县江安镇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旅游景区名称
贵州日报评论:汲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阳明思想中提炼新时代贵州精神
1月3日计划停电通知
我市启动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 让回家的路更“暖”
盐通高铁首根试验桩开钻
科学调度 加快进度 全力推进 综合改革
“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 福建省推介产品发布会举行 
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市妇幼保健院党总支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我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现场审核
市总工会举行“中国梦·劳动美”全市职工演讲比赛
关于“2018大洋湾樱花节”期间加强大洋湾周边道路交通管控的通告
严打社保欺诈 管好老百姓“救命钱”
国网莱芜供电公司:“一停多检”保设备安全运行
招远市周家庄子学校拧紧校园“安全阀”
恩阳区建立三大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明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