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钦。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 惠州西湖棹歌类似竹枝词,用方言独唱或对唱,融地名、人物、出产、典故于一体,保留了许多民俗、风景,成为惠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近日,惠州文史爱好者琶洲创作出《南湖竹枝词十首》,吟唱惠州五湖(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之一南湖风情,年近八旬的惠州著名画家、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澄钦据此配画,绘就十幅南湖现代风情图,并在朋友圈传播,希望能为惠州西湖添色。
黄澄钦曾在画集 《惠州西湖画境》以画表现诗歌,绘就一系列西湖棹歌图,对此,《东江时报》曾对此进行连载并解读,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好评。近期,根据琶洲创作出《南湖竹枝词十首》,黄澄钦读后心生感慨,配画以助兴,演绎纸上的南湖风情。众所周知,惠州西湖五湖中,南湖周边小区楼盘众多,城市化的脚步最快,但却保留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市民到湖畔休闲娱乐游玩,其乐融融。
琶洲在《南湖竹枝词十首》吟唱道,“湖柳轻摇紫荆红,阿姨大叔唱湖东。粤讴一曲云追月,醉了游人醉晚风。”“抱琴阿妹过湖桥,琴韵悠扬湖上飘。新调黄梅方奏罢,亭台又唱东江谣。”“荷叶田田绿满池,日头似火乱蝉嘶。闲人三五榕阴下,葵扇摇摇捉象棋”……市井生活跃然纸上,充满浓郁的古城风情。
抱琴阿妹过湖桥,琴韵悠扬湖上飘。新调黄梅方奏罢,亭台又唱东江谣。
据悉,入宋后,惠州西湖经历代官府和民众开发、整治,形成惠州风景胜地。至明代,西湖文化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其中以吟咏风土人情为主要特色的竹枝词,与惠州西湖文化结下不解之缘。至晚明,诗人祁豸佳来惠州有“平章甲第半湖边,日日笙歌入画船”句,赞盛世景,更有博罗张萱取其韵律冠名为“西湖棹歌”既能登堂入室,又可进入乡俗作坊,把西湖自然景观,人文精神得以代代口传。入清后,一大批著名学者如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等相继来惠州与本地学者进行文化交往,唱和西湖,直至民国。
荷叶田田绿满池,日头似火乱蝉嘶。闲人三五榕阴下,葵扇摇摇捉象棋。
琶洲曾在黄澄钦的 《惠州西湖画境》代序说,“纵观惠州历代西湖棹歌,是文人表达乡土情结的歌谣,雅俗共赏的棹歌,诗化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如今,他创作的《南湖竹枝词十首》,被惠州文史学者誉为是现代版的西湖棹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湖棹歌不曾断代。
“近年,琶洲有感于西湖建设日新月异,国泰民安,遂赋《南湖竹枝词十首》颂之。该竹枝词高雅清韵悠扬,音调与湖山和谐,一派太平盛世之意象。”黄澄钦说,“诗是无声的画”“画为有形的诗”,他为此配以画,希望能为惠州西湖添色。
目前,黄澄钦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广泛宣传《南湖竹枝词十首》诗歌和画作,得到众多好友的好评。
“铁塔杯”盆景邀请展正紧锣密鼓筹备中
甬商总会正式成立
重庆大足页岩气区块成功获得工业气流 测试产气量达10.56万立方米/天
大数据:80、90后决策者崛起 跳槽晋升速度远超前代
【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下龙溪掌上“微阵地”引领党建新风向
惠州八旬画家黄澄钦画出现代“西湖棹歌”
游泳嬉水消暑 热卖产品带动海口“夏日经济”
唐山举办“看见城市的温暖”助残日公益摄影展(图)
魏都区烟草专卖局被评为全省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曾都拧紧制度螺丝狠刹餐桌腐败
太和县委书记杨波督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瀍河区营造整治有序、平安祥和节日环境
上林县:两地携手扶贫 推动转移就业
京沪高铁故障 最长晚点249分钟
顺德举行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市人社局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培训部署会
滨海湾新区发展四大功能拥抱海洋经济
以品牌建设引领质量提升
1万多元1公斤 海宁有个全国最大的“软黄金”基地
200多万流动人口撤离 这样的青岛你还习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