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山峰”之义。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长岭县恰如其名,是全省的攻坚“高地”。
从数字上看,长岭全县4.12万贫困人口,占我市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232个村1/3是贫困村;从难度上看,长岭是省级贫困县,松原市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从成果上看更是前所未有,仅仅两年,全县有2.65万人脱贫,45个贫困村“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由4.2%骤降到2.1%,创造了长岭脱贫减贫史上的奇迹。
三年来,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领导干部带头挑起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凯,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金振吉,市委书记李相国把长岭县作为精准扶贫联系点,及时“开方抓药”,全力克难攻坚。
2018年深秋,岭城战旗如画,长岭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向贫困发起总攻,以倒计时紧迫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7面绿旗:集中力量打“总体战”
“年底,剩下的贫困村和人口必须全部脱贫。”10月19日,我们来到长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大幅作战图上,45面旗帜火红滚烫,指挥部负责人指着27面绿色旗帜说:“这些是剩下的尚未出列的贫困村,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全县在2018年底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巩固提升。”
脱贫越往后难度越大,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难啃的“硬骨头”。对此,长岭县有对策、有力度,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12583人纳入低保进行兜底。为防止因病返贫,建立“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机制,拿出500万元为贫困户上医疗保险。
“现在看病不仅不用花一分钱,还省事,看病、住院、报销不用来回跑,一次全办完。”肾病患者马桂是新安镇黑坨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谈到县里针对贫困户的政务服务,他竖起大拇指。
9月17日下午,马桂来到长岭县医院农合医保报销大厅二楼很快办完手续,他拄着手杖从人群中挤出来,将报销凭证一张张给我们看:“一次肾透析360元,农村合作医疗报销300元,大病保险报销36元,剩下24元由县民政医疗救助报销。”
三个部门三个窗口,不到20分钟办完所有手续,这是平时难以企及的速度,这是攻坚战时创造的高效率,是全县脱贫攻坚“总体战”成果的折射。据了解,2018年6月,长岭县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陈德明和县长包春晖任总指挥,下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危房改造等13个组,打造“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模式,统筹整合政策、资金、干部等资源要素,集中力量打“总体战”。
数据显示,三年来,长岭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扶贫资金1.9亿元,同时打捆使用、统筹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并撬动民营资本共计18.2亿元,谋划了修路、蔬菜大棚等320个扶贫项目。全县100户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开展“百企包百村”活动。在“青春建功·巾帼创业助脱贫”等志愿服务活动中,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们捐款捐物总价值达1995万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长岭县在组织扶贫资金方面已经形成的“整合财政资金、集聚社会资源、撬动金融资源”的强大合力。
45面红旗:从产业中找脱贫突破口
“我为贫困村代言,咱村的小米,金黄软糯,比市面上的醇香很多!”宣传海报上,赵春炎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捧着一罐金黄的谷子灿烂地笑着。
这位长岭镇拉拉街村的“80后第一书记”,外表看起来青春洋溢,干起工作来却很“老道”,他在乱麻中抽出一根线——从产业中寻找突破口,经多方奔走,该村与黑龙江九三集团签署了高梁“订单式种植”合同,用工以贫困户为主,今年有20余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
事实上,产业扶贫正是长岭县“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
攻坚战打响三年来,长岭县聚焦精准发力,实施“521”工作法,先后开展3轮“回头看”,严格做到“扶真贫”。开展三个星级评定,出台“1+9+20”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体系,坚持靶向治疗。
三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形成了谷子、马铃薯、木耳、棚菜、生猪等扶贫特色产业,推广合作社带动、光伏发电、庭院产业、特色养殖等带动模式,实现“一村一品”可持续扶贫产业布局。
“我们就是要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立足当地资源和当地特色产业,努力创业就业,实现就地脱贫。”据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经过三年培育,通过云天化集团生猪养殖项目扶持100余户,中粮集团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将实现232个行政村扶贫产业全覆盖。通过合作社带动发展产业和就业的贫困户达8000多户;通过投入专项资金2034万元,实施家庭养殖和庭院经济的“2个全覆盖”工程,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
在贫困人口增收问题上,长期靠产业,短期靠就业。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长岭在帮助困难群众就业方面,完成各类培训2万余人,实现转移就业1.03万人。
娃儿脸上的国旗:民心汇聚家国梦
一路格桑花掩映,平坦的水泥村路一直延伸至前七号镇大四号村。来到刚刚退出贫困户的魏守新家,但见粉红砖瓦新房,银白塑钢门窗,一个四五岁男孩扒门冲人笑,胖嘟嘟小脸上贴着红艳艳的国旗胶贴。走进屋,饭菜扑鼻香,液晶电视播着《喜羊羊灰太狼》。
活色生香的生活已成为日常,往日艰辛尚存痕迹。新房旁边,是一间半快要倒塌的老屋,老魏指着它说:“半年前,就是在这个屋子里,陈德明书记和我躺在炕上,唠了一宿又一宿。”
老魏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疾病,不能干重活,陈德明自掏腰包,为他家买了3头猪仔,建起猪舍,县里还免费发放40多只鸡雏,加上儿子外出打工,使得家庭收入提升到9000元左右,顺利实现脱贫“越线”目标。
在长岭,每一栋这样的新房背后,都有不同辛酸故事,如今故事的主人相继走出老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和全县人民一同奔小康。三年来,该县在全省首创危房改造“温馨贷”贷款品种,累计发放贷款9261万元,改造危房9543户。
“我有难事都会打电话给陈书记,真把他家人一样看待。”老魏对县委书记陈德明已经有了亲人般的依赖。在长岭县,这样的“家”字工作法被不断效仿,县里3500名包保干部与贫困群众结“穷亲”,话家常、办家事、当家人,全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急难问题,三年来减免、资助贫困学生28561人次,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家”字工作法,做的是“家事”,暖的是民心。过去大家以当上“贫困户”为荣,如今却主动申请退出贫困系统,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碧云天,黄叶地,深秋的长岭处处国旗招展。一面面高高竖起的旗帜下,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连接着每个人的家国梦想。
时下走入长岭,一派繁忙,在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每个干部都行色匆匆,人人说的是“脱贫”“摘帽”。在每条通向贫困村的路上,脱贫干部争分夺秒,日夜奔忙,他们闻令出征的动若风发,无不彰显全县上下脱贫攻坚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孟庆民 白延波 王晶)
宿迁市举重队获5金3银2铜
南京“爱心献血屋”成献血主阵地 或将迎来“大变身”
五一”小长假全市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
“翰林世家禧园小区18人被困电梯”续 系电路故障引发电梯停用
阔步走进新时代服务民生创佳绩——茅箭区武当路街办2017年工作亮点回眸
长岭县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
舟山嵊泗的这座岛,竟和一位帝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嘉兴经开:勇当先锋和排头
裕安区疏堵结合实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滨海:大项目提速助推创新发展领先发展
潘国华赴蓬安县实地踏勘现场拉练点位和督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市棚改安置房基本建成10553套
安委会部署“安全生产月”工作
桂澜路一小车突发自燃 民警紧急救险 无人员伤亡
执行干警辗转上万公里赴新疆 突击成功抓获失信被执行人
阳光救助 共施援手
村民唐忠琴:她把修房款拿来修路坚毅!靠勤劳双手一年脱贫
观山湖区金华镇2017年美丽乡村翁井村一组“提高型”示范点工程(二次)中标结果公示
黄山市举办活动庆祝第十八个记者节